□刘俊伟
曾经的我,是一个随性、感性的人。跟以前的同事一起看完吕剧《崔学选》,舞台下的我是满眶的泪水,出了剧院是无尽的感慨,胸中似有一团火找不到出口,直到诉诸文字《泪眼相送老局长》才得以平复。周末,独自走进昭德古街,抬头仰望,一线苍穹,看着屋檐上随风摆动的狗尾巴草,一串字符瞬间浮现在脑海里,“这是跳着浪漫的华尔兹吧。”生活在继续,但想不清从何时开始,热烈躁动的心慢慢冷却了,每日周转于单位事务和家庭生活中,碎片化的日子成了常态,似乎是岁月蹉跎了灵感,但更多终是自己的懈怠吧!
突然想起莫言曾在一档节目上说过的话,“人,来到这世上,总会有许多的不如意,也会有许多的不公平;会有许多的失落,也会有许多的羡慕。你羡慕我的自由,我羡慕你的约束;你羡慕我的车,我羡慕你的房;你羡慕我的工作,我羡慕你每天总有休息时间。”仔细想来,生活可不就是如此?没有十全十美,但却可以有十足的浪漫、十足的洒脱。既然能够认可此番感悟,身边又有一群奋力跋涉在文学道路上的前辈和同行者,自己是否也该做出点改变?就在此时,这个值班的雨夜,我的内心似乎突然被注入了无尽的力量。
来吧,让我们一起把生活过成诗,从珍惜与父母庭前看花、檐下听雨的时光开始。小时候,父母就是宽大的后背,温热着孩子稚嫩的脸,两只俏皮的小脚丫兀自悠闲地摇着。长大后,父母就是坚毅的眼神,目送我们走出迷茫,还有那两只微微抬起的手,任凭昏黄的路灯拉长一地婆娑。那些藏在皱纹里的岁月,总在絮絮叨叨的叮嘱中悄然舒展。暮然回首,幸福不是惊天动地的时刻,而是无数个这样的日常,听母亲讲她年轻的心思或故事,听父亲聊他少时的辉煌或荒唐。我在这其中也似乎读懂了亲情最本真的模样,是相互搀扶着走过四季、走向分别,也无需伤感,万事有轮回,一切在路上,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可以倾尽余生相伴,看回忆慢慢变淡,再约定,续写一世接一世的不了情缘。
来吧,让我们一起把生活过成诗,从与你的他(她)慢慢书写细水长流的盟约开始。婚姻不是童话故事里的惊心动魄,而是在岁月长河中,两个人慢慢活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样子。月光透过窗帘,熟睡的你可能未必感觉到,有人曾把踢走的薄被重新盖在你的肩头,甚至还在额头上留下浅浅的一吻;应酬晚归的你可能未必体会到,进门有一盏温暖的灯,床头有一杯温热的水,还曾经有人时不时盯着微信屏幕,等待那个“已在归家路上,勿念”的消息。不需要什么花前月下,同在一个卫生间里,我在左边洗脸,你在右边泡脚,间隙里聊聊工作的琐碎和生活的期待,在柴米油盐的交织中,在喜怒哀乐的共享里,我们用理解和包容,把生活写成一首绵长的情诗,字句间都是相濡以沫、携手一生。
来吧,让我们一起把生活过成诗,从再来一次童真绽放的四季开始。与孩子的相处,实际上是我们重新经历一场生命的奇妙之旅,在他们的纯真中,我们找回了被岁月尘封的初心,也懂得了爱是毫无保留的陪伴。看他们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从牙牙学语到妙语连珠,从懵懂青涩到亭亭玉立,从不知所措到沉着冷静,见证着这些成长的印记,心中是何等感慨,又是何等欣慰!慢慢地,那些共同搭建过的城堡积木,那些深夜哼唱过的摇篮小曲,那些脱口而出的睡前故事,都成为你我时光里最珍贵的记忆。在某个洒满阳光的午后,躺在摇椅上,一杯清茶在侧,翻开回忆角落,看那个小人儿一点点长大,恍惚间,又回到那些用耐心与温柔浇灌成长的每一寸时光。
杨绛先生说:“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然。”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每天都会定时响起,而你听到的是杂乱无章的叮叮当当,抑或错落有致的交响乐,还是可以左右一二的。努努力,来吧,让我们一起把生活过成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