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艺术赋能 山乡“蝶变重生”

  □记者  曹瑞芳  报道

  邵庄镇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该镇立足优势,将“艺术”和“美学”引入美丽乡村建设,沉睡的文化资源得到激活,闲置的山乡资产有效盘活,走出了一条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临近春节,邵庄镇凤凰引民宿艺术村热闹起来。艺术村“村长”田齐正在美学课堂里给乡亲们写福字。

  福字拿在手,幸福暖心头。这两年,凤凰引民宿艺术村在邵庄镇山头村的落地建设,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村里的道路干净整洁,环境卫生都很好。自从民宿建好后,各个地方的游客都来玩儿,觉得这里风景好。我们做梦也没想到变化这么大。”一位村民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凤凰引民宿艺术村位于邵庄镇山头村凤凰山脚下,几年前,因为山路不好走,吃水不方便,村民纷纷搬离这里。2022年,为盘活村里的闲置资产,邵庄镇引进凤凰引民宿艺术村项目,将村里的30多处闲散宅基地和80余亩闲置土地集体收回,整体打包租赁。项目由青州籍艺术家田齐投资并领衔北京专业艺术乡建团队规划设计。

  因为邵庄镇是齐文化的腹地,田齐在艺术村的打造中将本地的齐文化、状元文化、凤凰文化结合在一起进行设计。经过田齐的艺术设计,山村里最常见的物件变成了承载着乡土记忆的美学符号,曾经荒无人烟的穷山村变成了诗意浪漫的度假地。4个月前,凤凰引民宿艺术村正式开村,角角落落的“乡土味儿”和“文艺范儿”,让它开村即“出圈”,四面八方的城市客涌入山村,享受着“诗与远方”。

  邵庄镇凤凰新村党委书记王玺铭介绍说:“我们村委通过‘打包’村里32处闲散院落和闲散宅基地进行出租,每年获得集体收入可达10万元。同时,通过就地务工赚薪金、乡村旅游挣现金的模式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山头村村民蔡湘玲和李淑萍经常在空闲时间来凤凰引民宿艺术村打零工,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她们也多了一份收入。

  几年前,在邵庄镇,像山头村这样“凋零衰败”的村庄并不是个例。然而,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花园村庄”石鼓岭、“奔腾”北马、“七彩”西王、“印象”王家辇等一批齐文化艺术特色村相继涌现。车马古道风情线、齐文化风情线、桃花源美丽乡村聚落等13个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片区,将全镇90多个村庄串珠成链、连接成片。桃花节、流苏节、齐文化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山乡邵庄人气飙升,迅速走红。2024年,邵庄镇成功入选“全国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

  邵庄镇党委书记李敬国在接受采访时说:“通过这几年文旅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容村貌有目共睹,老百姓的幸福感溢于言表。现在每个村集体收入都突破了10万元,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邵庄,每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实现经济收入2000多万元。”

  从外客不入的穷山村到爆火网络的打卡地,从一村独秀到百村竞秀、美美与共,艺术和美学让古老的邵庄大地旧貌焕新颜,澎湃新活力,千年古镇邵庄实现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全面振兴,一张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铺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摄影
艺术赋能 山乡“蝶变重生”
市侨联凝聚侨力打好“侨”牌谱写侨界侨务工作新篇章
市卫健局:全方位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文旅局:着力攻坚突破推动文旅产业大发展
“以旧换新”激活消费新引擎
市医保局:夯实民生之本增进民生福祉
市市场监管局:凝心聚力优服务实干担当谱新篇
市农业农村局开展设施农业领域安全检查
市应急管理局开展危化品企业安全检查
青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网上交易公告
王府街道开展烟花爆竹检查拧紧“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