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日蛋糕

  □郑云生

  读了《平凡的世界》,我又想起了多年前我曾读过的一篇文章,心里很震撼,很受感动。

  有户山里人家,因住在大山里面,村里很穷,家里更穷。刚中学毕业的锁柱,不甘受穷,立志闯荡一番。

  第一次出远门,满脸疲惫的父亲把他叫到煤油灯前说:“孩子,听说山西有许多煤矿缺人,咱村的大牛他们准备去那里打工,你去不去?”他的语气是询问,但眸子里却隐藏着企盼。望着父亲灯光中过早花白的头发,小伙子咬咬牙说:“我去。”

  那一年,锁柱刚满17岁。

  来到山西大同,他才知道世上还有那么高的楼,那么平坦的路。劳动之余,他很想到灯红酒绿的地方玩一玩。可他没钱。这对他来说,永远是一种不可面对的诱惑。

  矿工的日子很苦,劳动量很大,他那稚嫩的肩、纤弱的手很快就起了一串串血泡,很痛。然而他却很高兴,因为他终于可以挣钱养活自己了。

  领工资的那天,他捧着花花绿绿的票子激动地双手颤抖不止……

  他本村同去的大牛死了,死在倒塌的煤窑里。把他的尸体挖出来的时候,已经分辩不出哪是鼻子哪是眼睛了,看见的只是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

  矿上给了他家一万元抚恤金,同他的骨灰一起回到家乡。这次矿难事故吓坏了民工们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锁柱的父母接他回去的时候,嘴里不停地念叨:“不干了,不干了,给多少钱也不干了!”

  于是,锁柱又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四面绵延的大山,一如既往。

  可是他再也不是当年墨守成规的小孩子了。他常常在梦中看见一幢幢的高楼。

  有一天,他12岁的妹妹过生日,母亲捧出一盘子黄灿灿的玉米烙的饼,笑盈盈地说:“这是给你做的生日蛋糕。”妹妹雀跃地扑上去,贪婪地大口吃起来。看着眼前的一切,锁柱哭了。

  “你怎么不吃?”母亲惊异地问。锁柱坐着没动,也没吃,也没回答。为什么不吃?因为他知道这不是蛋糕,城里的蛋糕要比玉米饼子美丽得多,好吃得多。

  可是,他怎么回答母亲的话呢?他敢肯定,她这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真正的蛋糕。家乡每家每户的孩子过生日都是吃这种“蛋糕”,大概在母亲心里早已烙下了“蛋糕=玉米饼”的印记。可是,他怎么能残忍地告诉母亲,这不是蛋糕呢!

  “你怎么不吃?”母亲依然望着他,再一次疑惑地问。

  他终于开了口:“我要去山外。”

  “山外有什么好的?鬼迷心窍了?”父亲恶狠狠地说:“难道你还想像大牛一样的下场?”

  母亲也惊呆了,她摸着儿子的额头,颤声地说:“孩子,该不是发烧说胡话吧?”

  锁柱慢慢推开母亲那老茧纵横的手,一字一句地说:“我要去山外!”

  他知道,山外是另外一个世界,他更知道城市对家乡来说也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两者之间,他要选择,他要走他应该走的路。

  他不再去打工,他用挖煤攒下的钱收购了一些香菇、银耳之类的土特产,这些东西在山里很不值钱,但到了城市却成了山珍。一时间,父亲骂,母亲哭,说他是败家子。他知道,他们是心疼那几个钱。然而,他没有回头,又一次迈进了城市的大门。

  三个月后,他终于在不倦的往返奔波中赚到了一千多块钱。他成了乡亲们心目中的“大款”。

  他知道,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也绝不会成为“大款”。只是想用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也能换一种活法。

  一年后,他去县里租了一间门头房,专门经营土特产。

  小妹长大了,考上了县里的师范。她是村里唯一考上师范学校的人,大家都用羡慕的眼光望着他家,说:“人家真有福气,生了两个有出息的孩子。”

  他苦笑着。其实任何一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只要你胆大心细地去外面闯一闯。他说:“我脑袋并不比别人聪明,只因我敢闯罢了。”

  当他送妹妹走在崎岖山路上时,妹妹问他:“哥,山外有什么?”

  山外有你想吃的生日蛋糕,他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文学
大人泰山
游邵庄凤凰引与牡丹园有感
初春二题(新韵)
春之韵
生日蛋糕
喝火令·初春遣怀
迎春
大庄村的大刀王怀女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