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胖三斤,仔细一瞧三公斤。”春节的餐桌总是热闹非凡。朋友聚会、家人团圆,鸡鸭鱼肉轮番上阵,似乎没有什么比吃更能表达对新年的祝福了。可惜过完年,那些藏在腰上的“幸福感”总是让人苦恼。春节假期刚过,不少人在朋友圈调侃自己“膨胀”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减肥就像一次“新年仪式”,喊得震天响,行动却总是三分钟热度。如何才能科学“重启”身体和锻炼节奏?哪些食物“刮油”减肥效果更好?有哪些常见的减肥误区?一起来了解一下。
众所周知,肥胖的确会显著增加多种慢性疾病风险,然而,在这个以瘦为美的年代,许多正常体重的人从“锁骨放硬币”“反手摸肚脐”“筷子腿”的身材PK,到对小码装的追捧,“瘦益求瘦”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病”。有研究发现对于正常体重的人群来说,减肥反而会导致长期体重增加,并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此,对于体重正常甚至偏瘦的人来说,减肥是真的不推荐了。
如何判断自己胖不胖?
一个公式来自测
医学上一般使用体重指数进行衡量,这是基于身高和体重计算出的指标。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例如一位女性,体重60公斤,身高1.60米,她的体重指数是23.44,中国人体重指数的正常范围是18.5~24。
低体重状态:BMI<18.5kg/㎡
正常体重:18.5kg/㎡≤BMI<24kg/㎡
超重:24kg/㎡≤BMI<28kg/㎡
肥胖症:BMI≥28kg/㎡
腰围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常用指标,基于我国成年人群特点和健康风险评估,正常腰围定义为<85cm(男性)和<80cm(女性)。腰围>90cm(男性)和>85cm(女性)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这些减肥“神器”管用吗?
想减肥不能光吃这些!
西梅汁:部分人喝西梅汁可导致腹泻,带来短期的体重下降,其实多数是体内水分丢失造成的。对于一般人来说,频繁腹泻不仅会导致肠胃功能受损,还会出现电解质紊乱、血钾浓度降低等损害人体健康的问题。
白芸豆:日常吃白芸豆仅可能起到辅助减肥的作用。白芸豆中虽然含有淀粉酶抑制剂的成分,但其有效含量很低,对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有限,所以阻断碳水化合物吸收的效力仅停留在理论上。
青汁:青汁只是果蔬的替代品,可以补充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但并不会让人变瘦。
酵素:酵素的有效成分仅是植物的发酵产物,可能促进肠内食物的消化吸收,对肥胖人群可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并不能减肥。如果将酵素作为减重期间唯一的食物及能量来源,容易导致蛋白质、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缺乏,出现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左旋肉碱:正常人体每天可通过自身产生足以满足生理需要的左旋肉碱,动物红肉也是其丰富的来源,因此,依靠外源性补充意义不大。除非因疾病造成机体缺乏左旋肉碱,健康人群并不需要额外补充。
这些食物“刮油”减肥效果好
食物不能直接把油从肚子里“刮”出来,但有些食物能帮助清扫肠道“垃圾”。比如膳食纤维,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25~30克即可。但需注意,完全吃素很可能造成营养单一,出现营养缺乏及减肥后反弹的情况,一定要注意科学搭配。
水果类:石榴、桑葚、番石榴、梨等;
蔬菜类:苦苣、竹笋、菠菜等;
谷类:藜麦、荞麦、大麦、麸皮等;
菌藻类:香菇、木耳、银耳、竹荪、紫菜、裙带菜等;
豆类:黄豆、黑豆、芸豆、赤小豆、绿豆、豌豆、鹰嘴豆等。
3个常见的减肥误区
千万别中招!
1.不吃早餐能减肥?
早餐摄取的热量占一天热量的22%~25%,这部分热量往往比午餐和晚餐更易消耗。吃早餐能让新陈代谢有个跳跃的开始,加速身体循环,不吃早餐更容易出现过胖、超重的情况。
2.减肥不能吃主食?
长期不吃或少吃碳水化合物容易引发低血糖、肠道功能异常、记忆力下降、失眠等症状。对于想减肥的人群来说,并非主食吃得越少越好,而是尽量少摄入精制碳水化合物,比如米饭、馒头等,可搭配一些杂粮、薯类。适量吃主食不会发胖,一般主食每天的摄入量可控制在200~250克左右。
3.只要运动就能减肥?
运动虽然能消耗人体内的能量,但仅靠运动,减肥效果并不很明显。即使每天打数小时网球,但只要多喝1~2瓶碳酸饮料或吃几块蛋糕,辛辛苦苦得来的减肥成果便会化为乌有。有规律的运动加健康的饮食,才是减肥的关键。
如何健康减肥?
饮食调整:科学控制热量与营养均衡。
1.控制总热量,但不极端节食
每日热量缺口建议在300~500大卡,每周减重0.5~1公斤为宜。
避免跳过正餐,规律三餐(如早餐7~8点、午餐12~13点、晚餐18~19点),可加餐低热量食物(如无糖酸奶、小番茄)。
2.优化饮食结构
保证蛋白质充足:每餐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虾、瘦肉、豆腐),增强饱腹感,减少肌肉流失。
主食粗细搭配:用杂粮、薯类替代部分精米白面,每餐控制碳水总量。
多吃蔬菜和低糖水果:每日蔬菜300~500克(深色蔬菜占一半),水果控制在200~300克。
下午4点后不进食水果。
减少隐形热量:避免含糖饮料、油炸食品、糕点,减少酱料的使用。
3.多喝水,调整进食顺序
每日饮水量1.5~2升(可以选择中药减脂茶饮当水喝)。
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有助于控制血糖和热量摄入。饭中饭后不喝汤。
运动建议:提升代谢,减少脂肪囤积。
1.有氧运动结合力量训练
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如快走、慢跑、游泳、跳绳),帮助燃烧脂肪。
力量训练:每周2~3次(如深蹲、平板支撑、哑铃),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运动时需关注心率的变化,燃脂心率=(220-心率)×(60%~70%)。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运动前建议由专业的健身教练进行体适能评估。
2. 利用碎片时间增加活动量
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每日步数争取8000~10000步。
日常多选择爬楼梯、骑车通勤等低强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