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报道
邵庄镇聚焦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配优管理人才,织密管理网格,健全管理机制,开辟了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径。
选优配强“人”。结合“跨村联建”目标要求成立15个新村党委,选拔15名有想法、敢担当、能成事的优秀年轻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新村书记,全面包靠管理3~8个村,协调调度村庄日常事务,紧盯“闪光点”打造“一村一品”,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力”。择优选取年轻人才作为村级后备干部,构建村党支部书记梯次“培养链”,推动村干部队伍“迭代升级”,提升村级党组织“资源储备”。整合执法队伍,建立1个综合执法管理办公室,由2名经验丰富的“老队长”统筹协调5支队伍,实行“日结周报月评”制度,切实提升治理效能。
编密织牢“网”。深化推行“街坊议事”制度,各村根据实际划分街巷网格,每条街巷设置1名街巷长,建立起“村—街巷—党员中心户—村民”一贯到底的自我管理体系。做实“3+3”网格化治理,全镇分别以管区、联建新村党委、行政村管辖区域为单元,划分7个一级网格、15个二级网格及92个三级网格,实行机关干部“三人行”+“三包靠”管理机制,每3人一组,包靠1个村、3~6家企业、5~6家门店,覆盖92个村、570余家企业、510余家门店,全面构筑“一项制度齐参与、三级网格全覆盖、三人小组优服务”乡村治理“大屏障”。
建立健全“制”。探索村党支部书记专业化管理制度,优选一批村党支部书记纳入动态管理。依托“争星夺旗、擂台比武、村村观摩”活动,完善村级考核制度,以执行力提升促治理力提级。坚持把“幸福食堂”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项目和民心工程,鼓励引导中文登村、马石西村、北马庄村、黄鹿村、兴旺庄村5个村率先建成“幸福食堂”,切实解决高龄、独居、空巢老人的“一餐热饭”问题。开设“美德积分超市”,打造“网格化+积分制”自我管理制度,村民通过参与网格服务获取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有效激发党员引领示范、群众广泛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激活基层治理“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