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州百位历史名人评选公示(一)

  青州向为海岱明珠。既因山川秀丽,水土富饶,更因人文荟萃,贤能迭出。青州历史文化名人,正谓海岱之财富,明珠之光泽,华夏文化之不可或缺,以至举足轻重。

  青州古史,滥觞先秦,成阵秦汉,陟于魏晋,盛于唐宋,递于明清。代有名人,尤似繁星,浩瀚于天,恒耀于世。成为今青州之气脉在心、内蕴在质、动能在身。

  名气者德才之体,德才者名气之魂。唯具德才之人,世所敬重,人所尊崇,然后方显其名,且世代相传,积厚而流光。

  青州历史文化名人,又如烟云苍茫,目不暇给。而今理出五百位,公布公评,累计投票十二万人次,再经专家反复甄别,详加遴选,最终确定百名,连同简介,敬飨诸君。

  内中类型有四:

  一为历史人物,确有史料佐证。如李清照,居青二十年,真凭实据,有案可稽。

  二者亦为历史人物,活动于青州之史料付之阙如,而与青州之紧密关联,却属真实确凿。如李白,《上李邕》《东海有勇妇》等,描述青州人与事之作品,至今广为传颂。

  三者虽为历史人物,却只在民间文学之内,曾于青州发生故事。例如赵匡胤,今之辞妹山、辞妹花、打马山等名字,相传即因之而成。此类人物即以“相传”二字,加以注明。

  四者,史上确无其人。但于各类文学之中影响极大者,如林四娘。《聊斋志异》《红楼梦》等十几部著作之中,均有明确记述。亦以“相传”作记。

  披沙拣金,百名可鉴。气韵出于青史,风神感至古今。

  公示期:2023年6月15日—2023年7月14日

  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请致电:

  青州市政协文史委:0536-3221296

  18264690643(张)

  政协青州市委员会

  青州市李清照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先秦

  仓颉

  仓颉,东夷族人,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又称史皇氏、苍王、仓圣。《说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文祖仓颉”。

  《山东重要历史事件》称“最早的文字当是东夷人的创造”。古青州地区是东夷族的发祥地。仓颉所活动的时期约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时期。考古证实,古青州地区有大量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迹。仓颉大约活动于青州北部和寿光一带。早在南北朝时期,居住于青州的郦道元为注《水经》,专门到仓颉墓考察。因此,《齐鲁历史文化大事编年》说:“仓颉,亦作苍颉,史皇氏,东夷发明家,黄帝时大臣,始作书,是文字的发明者。据大汶口文化陶器文字的发现,传说是有根据的。仓颉墓在今寿光市,秦始皇焚书时,许多书籍藏于墓中,故有藏书室之称。”

  尧

  尧(约前2377~前2259),姓伊祁,号放勋,古唐国人(今山西临汾尧都区,古称河东地区)。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尧为帝喾之子,母为陈锋氏。十三岁封于陶(山西襄汾县陶氏村)。十五岁辅佐兄长帝挚,改封于唐地(今山西翼城),号为陶唐氏。二十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山东省鄄城县)。尧从兄长帝挚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于舜。尧最为人们称道的是他不传子而传贤,禅位于舜,不以天子之位为私有。

  他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尧之功臣九人,或说十一人,可谓人才济济,但他唯恐埋没人才,野有遗贤,所以还常常深入穷乡僻壤,到山野之间去寻查细访,求贤问道,察访政治得失,选用贤才。发明造酒,为感谢上苍,并祈福未来,尧会精选出最好的粮食,并用滴水潭水浸泡,用特殊手法去除所有杂质,淬取出精华合酿祈福之水,此水清澈纯净、清香幽长,以敬上苍,并分发于百姓,共庆安康。百姓为感恩于尧,将祈福之水取名曰“华尧”。创造了围棋,史书便有“尧造围棋,以教丹朱”的记载。

  相传,尧即位后勤政为民,经常亲临各处,巡视督察。有一天,来到青州腹地,但见一座小山,山虽不高,却山林茂密,景色绮丽,尧即率众人驻足休息。当地百姓得知尧帝亲临,很快便围拥到小山周围,面对尧帝跪拜欢呼。此后,老百姓就将这座小山命名为尧王山。

  尧王山位于青州市城区西北1.5公里的邵庄镇仁马村境内,相传尧王巡狩至此而得名。古往今来,山上山下留下了许多帝王、名臣、贤人、雅士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当地百姓传说,远古时期,大海不在现在的渤海和黄海处,而是在尧王山的山脚。一日,尧在山顶与东海龙王喝酒,喝到高兴时,龙王跟尧说:听说你臂力了得,我给你一张弓箭,看看你能射多远。并且保证箭落到何处,就将海退至何处,退出来的土地送给尧。于是,尧张弓搭箭,面向东方一箭射到蓬莱。龙王见尧的箭落得如此远,虽然后悔,但因许下诺言,只好将大海退到了现在的地方。这便是尧王借地的传说。

  晋代伏琛《三齐略记》便记载尧王山顶有祭祀尧的祠宇,历代修葺,崇祀不断。崇祀活动更加隆重,知州范仲淹曾留有《尧庙》诗:“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禹终平洚水,舜亦致薰风。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乡人不知此,萧鼓谢年丰。”

  禹

  禹,东夷部落首领,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在诸侯的拥戴下,禹之子启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禹之子启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

  禹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市南),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相传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但一想到开山导流刻不容缓,便顾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一线。第三次经过家乡的时候,其子启正被母亲抱在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夏建立后,大禹在阳城东南的涂山尽早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这次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中国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为了纪念涂山大会,铸造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珍禽异兽。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伯益

  伯益(前?~约前1973),又名伯翳,也称大费,秦赵两国国君的嫡系先祖,舜禹时期大臣。因协助禹治水有功,赐姓嬴。

  伯益最大的贡献是辅佐大禹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帝舜禅位于禹后,伯益被任命为执政官,总理朝政,颇有建树。他曾告诫大禹,凡事要有前瞻性,要虑事周全。不要违背法则、制度,不要过度游乐享受,不要违背规律去追求百姓的称誉,不要违反民意而满足自己的欲望。治国不能懈怠,政事不能荒废,谦虚能受到益处,自满会导致失败,要选贤任能、除奸去邪。在处理民族矛盾方面,伯益亦表现出远见卓识。舜时,三苗族离心离德,舜便派大禹武力征服,三苗不服,伯益提议,要恩威并举,德武相济。大禹接受了伯益的建议,撤退军队,实行文教德治,三苗族受到感化,终于归顺。其主要政见言论可见于《尚书·大禹谟》。伯益还将跟随大禹治水时所经历的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轶闻趣事记录下来,成为《山海经》的素材。

  大禹指定伯益为继承人。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得到了本部族的拥护,而伯益也感到“左禹日浅,天下未洽”,便主动让位于启,“避居箕山之阳”(箕山即今青州郑母的香山)。启封伯益为费侯,出居其国为“益邑”。夏商时期,此地有帝启为伯益所立的祠庙。汉武帝时期,将益邑设立为益县,将懿王之子刘胡分封到益县为“益都候”。青州市前身益都县之“益都”便因之得名。

  逄伯陵

  逄伯陵,炎帝裔孙。逄姓出自姜姓,大约活动于6000年前。关于逄伯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逄伯原先居住在河南开封逄泽,商朝初期迁到古青州地区,被商汤册封于青州南部。商代末年,逄国被奄国灭掉。另一种认为逄国的祖先是逄蒙。《孟子·离娄》:“逄蒙学射于奕。”可见,逄蒙也是东夷人,是一位了不起的射手。逄蒙在弥河流域建立逄国,在殷商时期为青州主要的诸侯。

  青州与逄国相联系的地名很多,商王命逄伯陵率兵征讨,曾在山下布南北二阵,今青州王坟镇内有逄山、南镇(阵)头、北镇(阵)头等地名,即源于此。

  姜太公

  姜尚(前1139~前1015),姜姓,名尚,字子牙,号望,又称齐太公,周初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齐国缔造者,齐文化的奠基人。他世居东海,被称为“东夷之士”,属东夷姜姓部族。姜尚曾仕商,因商纣无道,隐于东海,后入西周,渔钓渭水,以待明主。周文王偶遇之,心折其韬略,拜为军师,尊称太公望。以怀柔与征伐兼济的政策,使四方归顺,“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前1069年,周武王即位,尊其为师尚父。前1066年,周军攻商,经牧野大战,姜尚以少胜多,商朝灭亡。“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武王封姜尚于古青州地域,建立齐国,都营丘,代行周政,并授予征伐特权“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姜尚治齐,首先确立了“民为国本”的治国理念。齐地为东夷之地,他实行“因其俗,简其礼”,攘外安内,稳定了立国基础;确立“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极女工之巧”的经济方针,改变了地贫民困的落后面貌;以“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之措,实行“贤人政治”;并将“行德、行仁、行义、行道”的道德价值与“严法纪,信赏罚,取诚信,去诈伪、禁暴乱、止奢侈”的行为规范相结合。这些措施发挥了巨大作用,为齐国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和文化基础。

  青州地域内有许多与姜太公有关的遗址。唐代,为纪念太公治齐之功,就在他誓师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亭子,取名表海亭,出自《左传》“世胙太师,以表东海”;青州东阳城内太公庙是专门祭祀太公的祠宇,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元末毁于兵火,明移建于南阳城之城隍庙南;《太平寰宇记》益都条下引《述征记》说:“太公冢在尧山西”;据现代学者考证,青州北部臧台遗址是齐国始封地“营丘”,位于臧台东南17公里处的苏埠屯墓葬遗址是早期齐侯的墓地。在民间传说中,青州市区东北有“马氏”村,这里就是姜太公入赘之处。

  齐桓公

  齐桓公(?~前643)春秋时齐国国君。名小白,僖公次子,襄公异母弟。襄公暴虐乱政,国内祸乱纷起,他在鲍叔牙辅护下避祸奔莒。襄公被杀后,在齐世卿贵族国、高二氏相助下,先机返齐,夺得君位,是为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前685~前643)。桓公在位,招贤纳才,拨乱反正,胸怀大度,不计一箭之仇,重用管仲为相,并尊称仲父,君臣合力,革故鼎新,很快使齐国兵强国富,崛起东方,实力遥领列国之先,足具霸业之基。在管仲辅佐下,标举“尊王攘夷”旗号,“存亡国,继绝世”,助燕攻戎,救邢、赵而却北狄,南抑强楚,勤王平乱,捍卫周室,“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主持中原霸权近四十年。公元前651年,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规模空前,周天子特派太宰周公赴会致贺,桓公霸业达到巅峰。公元前645年,一代名相管仲去世。志满意骄的桓公,已然忘却管仲的临终诫勉,怠惰政事,淫乐不治,任用易牙、竖刁、开方三个佞臣理政,致朝政渐荒。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重,其五子争位,同室操戈,致宫中无人,桓公被活活饿死。死后无人理葬,“尸在床六十七日,尸虫(蛆)出于户”(《史记·齐太公世家》)。一代霸主,沦此结局,适足为戒。

  臧武仲

  臧武仲(约前600~前530),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曾任鲁国司寇。臧武仲身材矮小,但足智多谋,能言善辩,所以孔子论“成人”时首推“臧武仲”。臧武仲经常出使诸侯各国,面对危急复杂的局面常常能急中生智,化解矛盾。鲁襄公当政时期(前572~前542),鲁国军政大权实际由“三桓”(季氏宗主季武子、孟孙氏宗主孟庄、臧氏武仲)掌控。在鲁国国君与“三桓”集团斗争中,臧武仲多次当众戳穿了季氏、孟氏的阴谋,因而受到排挤,先逃到邾国后又逃到齐国。臧武仲到齐国后,齐庄公知其贤能而重用他。之后在齐国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臧武仲发挥其聪明才智,文韬武略,协助齐景公治理国政,纵横捭阖于诸侯之间。

  臧武仲曾经大规模整修臧台(今青州市臧台村附近),并在其周边垦荒屯田,训练兵马。臧武仲死后葬于台西南侧,百姓慕其德,崇其贤,在臧台之顶修建“臧大夫庙”。现何官镇臧台遗址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1200米,台基南北长120米,东西宽80米,高15米,基本呈梯形状四边形,2013年10月公布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孟姜女

  孟姜(?~?),女,姜姓,佚其氏,齐人,孟为排行老大,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殖之妻。杞梁殖为人忠义,英勇善战。公元前550年,齐庄公伐卫、晋,又攻莒,杞梁战殁于城下。庄公由莒返回,于郊野遇孟姜,派人向她吊唁,孟姜以为不合礼仪,拒受言道:“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庄公于是往吊其家。孟姜之见,为当时人所称道。依古礼,唯贱者始受郊吊,杞梁为齐大夫,是以拒受庄公郊吊。《齐诗》赞曰:“美哉!孟姜”。曾子亦赞曰:“杞梁之妻知礼”(《礼记·檀弓下》)。杞梁死后,孟姜悲恸欲绝,痛哭不已,投淄水而死。《孟子·告子下》言:“杞梁之妻善哭其夫”。后人有夸张其事为“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阤”(《说苑·善说》)。后又有人将其事移植到秦始皇时,说孟姜乃秦代万杞梁之妻,始皇筑长城,征万为伕役,瘏死埋于长城下,孟姜送寒衣到长城,知夫已死,悲恸痛哭,致长城为之崩塌,遂有“千古一哭孟姜女”的悲剧故事流传于世。

  孟尝君

  孟尝君(?~前279),名田文,田齐宗室大臣。田文是靖郭君田婴贱妾所生,貌陋身短,不为婴喜,而田文则以过人才智折服田婴,转为大加礼遇,使主家事。从此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诸侯请田婴立田文为太子,婴许之。及婴卒,田文袭其父封邑彭城薛(今山东滕州南),又加封齐城薛(今山东青州北),称薛公,号孟尝君。与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田文轻财好士,名闻天下。《史记·孟尝君列传》载:“孟尝君在薛,召至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其门客中汇聚了各色人物,皆愿各尽所能,为其效命。齐湣王二十五年,田文使秦,先被任相,旋被拘,欲杀,幸门客中鸡鸣狗盗之徒施伎相救,方脱险归国,即被任相治齐,得门客谋划,于公元前301年,联魏、赵而败楚、燕。又于公元前298年攻秦,西入函谷关。楚秦两国贿湣王近臣谮陷田文,使罢其职,门客冯欢授以狡兔三窟之谋,并游说魏国,使欲召文为相,湣王恐文为他用,遂复文相位,增其食邑。田文相齐后期,势压王室,“上则得专主,下则得专国”,甚而“闻齐之有田文,不闻其有王”,引致湣王忌戒。前294年,宗室田甲劫持湣王,事败,湣王疑田文与谋,田文惧祸去国。门客魏子自刎宫门,证文无辜,湣王遂召回田文。湣王灭宋,益骄,欲除田文。田文奔魏,任魏相,力主秦、燕、赵、魏、韩合纵攻齐,致湣王逃莒被杀。后田单复齐,立襄王,田文返国后病殁。

  青州有许多与孟尝君有关的遗迹与传说。元代志书《齐乘》称今青州西门外有宋碑记载,此地是孟尝君的宅邸。旁边的阳溪湖古称“淘米涧”,相传是孟尝君为食客做饭淘米之地。唐代《封氏闻见记》说“青州南城佛寺(即龙兴寺),有二大镬,一容四十石,一容三十石,旧传寺即孟尝君宅,镬乃造食以供客者。”青州城北21公里朱良村北有孟尝君墓。明嘉靖《青州府志》载:“孟尝君薛邑在淄川,……其墓在寿光西四十里朱良镇。”现存封土高约8米,周约50余米。村内冯姓家谱称为“薛邑公丘”,当地俗称薛公丘。

  秦汉

  公孙弘

  公孙弘(前200~前121),字季,西汉菑川国薛邑(今青州北部)人。出身贫寒,曾任狱吏,因罪被免职,在海边牧豕为生。四十岁时开始研究《春秋公羊传》。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六十岁的公孙弘以贤良被征为博士。后因出使匈奴不合帝意再被免职。元光五年(前130),诏令征求文学儒士,淄川国推举公孙弘应诏,其策奏被武帝选为第一,再拜为博士。公孙弘“恢奇多闻”,通晓文书法律,并以儒术加以文饰。在朝议事,善于体察武帝心意,提出多种意见以供选择;如果不合旨意,并不坚持己见,因此颇受武帝赏识,不久被提升为左内史,后擢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两年后拜为丞相,封平津侯。拜相后封侯无先例,自弘始。时武帝方兴功业,公孙弘创立汉太学,屡举贤良。并于家起客馆,开东阁,延揽人才。生活节俭,虽俸禄丰厚,仍布被粗食,而以大部俸禄供养故人宾客。提出并拟定了为“五经博士”设弟子员的措施,以及为在职官员制定了以儒家经学、礼义为标准的升官办法和补官条件。但生性善忌,与同僚凡有嫌隙,表面友善,事后报复。元狩二年,以八十高龄终于丞相之位。著有《公孙弘》十篇,现已失佚。

  淳于意

  淳于意(前205~前140),姓淳于,名意,西汉著名医学家。淳于意医术精湛,在诊法中重视脉诊,强调脉症合参,决断病人生死多有应验,医治病人能达到起死回生的奇妙效果。淳于意从小就爱好医学,拜公孙光为师。公孙光见他十分好学,公孙光把自己的医术和收藏的药方全部传授给了淳于意,又将他推荐给当时的名医公乘阳庆做徒弟。当时,公乘阳庆已经八十多岁,虽然医术高明,但很少看病,也不收徒弟。淳于意聪明好学,殷勤懂事,对老师侍奉得很周到,公乘阳庆就把黄帝和扁鹤的脉书以及药剂理论全部教给了淳于意,淳于意终于成为一代医学大师,一些地方官吏甚至朝廷官员都想把他留在身边专门为官府服务。

  当时,赵王、胶西王都来请他去。他不肯依附权贵,采取迁移户籍和到全国各地行医的方法来推托。因此,得罪了一些权贵。汉文帝即位十三年,有人向皇帝告状,淳于意被判为肉刑,押解到都城长安。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毅然跟随父亲去长安,面见文帝,替父亲伸冤。于是,汉文帝下诏免除了淳于意的刑罪,还废除了肉刑。缇萦救父的故事,也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从此淳于意彻底脱离官场,专事于一心一意为民行医,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

  《史记》记载了淳于意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比西方早了数百年。淳于意还发展了脉经学,为祖国传统医学做出了卓著贡献。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与扁鹊合并立传,即《扁鹊仓公列传》。同时,淳于意还是秦汉时期文献记载中带徒最多的一位医家,为医学的广泛传播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益都县图志》记载,“仓公墓在益都县仁智乡夏庄西南”。

  主父偃

  主父偃(?~前126),齐临淄(今青州东北)人,汉武帝时大臣。上书汉武帝慎攻匈奴后,受到汉武帝召见,拜为郎中。由于多次上书言事,因此深得汉武帝赏识,一年中升迁四次,官至太中大夫。曾向汉武帝提出“大一统”的政治主张,建议实行“推恩策”,汉武帝接受了他的建议颁行推恩令,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后来又建议武帝在匈奴占领的朔方设置朔方郡,成为北边军事重镇和新垦农业区。主父偃为汉代的强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毛苌

  毛苌(?~?),西汉赵(今河北邯郸鸡泽县)人。汉宣帝时,被举为贤良,担任河间献王刘德的博士。后被擢升为北海郡守(今青州东北、昌乐县东南部分区域)。他才识通敏,教化百姓,促使社会风俗日益纯朴,郡内大治。毛苌长于《诗经》,师承自其叔毛亨,世称“小毛公”。其与毛亨共同采集注释的《诗经》也被称作《毛诗》。

  郑玄

  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高密市)人,东汉经学大师。玄幼聪颖,敏而好学,十六岁已博学多识,号为“神童”。初任乡啬夫,隐恤抚孤,闾里安宁。北海相杜密巡视高密,见玄称为俊异,即召为署吏,又荐入洛阳太学受业,先后师事京兆名儒第五元与东郡经师张恭祖,不数年,玄已邃密群经,遍通诸家。以山东已无足问者,乃西行入关,师事当代经学大师马融。入门三年,始得见融,从融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耕读东莱。后因与杜密有旧,遭党锢祸及,被禁锢,遂闭门隐修。时有任城公羊学大师何休,著文崇奉《公羊》而贬抑《左氏》,郑玄则著专文驳斥其偏。京师谓郑玄曰“经神”,何休为“学海”。灵帝中平元年,解除党锢。大将军何进辟玄入府,礼敬有加,郑玄止留一宿便不辞而别。时玄届花甲,名望甚高,弟子赢粮景从者数以千人。公府凡十四辟,皆守志不仕。后将军袁隗表为侍中,玄又以父丧不行。大名士孔融时任北海相,深敬郑玄,屣履造门,并令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郑公乡”,设一门,号“通德门”。献帝初平元年,公卿举玄为赵相。时黄巾起义,天下大乱,青州即陷,郑玄避地徐州,州牧陶谦深相敬侍,尊为博士,后折返高密,遇黄巾军,见玄皆拜,相约不犯高密境。建安二年,大将军袁绍征召郑玄,举为茂才,袁请玄为左中郎将,玄仍不为所动。次年,公车征为大司农,赐安车一乘,玄至京未几,便告病归家,世人遂有“郑司农”之称。建安五年,袁绍令子袁谭迫玄入幕,玄抱病就路,至元城病卒,享年七十四岁。郑玄是中国经学史上承前启后的经学大师。他学贯古今,宏通百家,遍注群经,精深简约,约共百余万言,在研究和传学两方面皆有巨大贡献。尤其是他打破了历来经学“家法”与“师法”之藩篱,结束了经学古文与今文派系之纷争,把经学推入了“小统一”时代,其时代坐标,即为他所创立的郑学,代表了汉代经学的最高成就,在中国经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后汉书·郑玄传》说,郑学一出,“自是学者略知所归”,“孔书遂明”,郑学遂成为“天下所宗”的儒学。

  《益都县图志》载:“汉郑康成旧葬处在府城东四十里郑墓店”。《齐乘·高士传》云:“袁绍屯官渡,逼玄随军,不得已,载病至元城,卒,葬剧东,后因墓坏,归葬砺阜”。剧东即今青州郑母镇。后归葬故里。因高密有郑公乡,后人又说此处为郑玄之母墓地,郑墓遂讹为“郑母”。

  孔融

  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曾任北海相,故又称孔北海。融天资聪颖,早著声名,四岁让梨,千古美谈。汉灵帝时初入仕,以司徒尉而侍御史、司空椽、中军侯,至虎贲中郎将。时董卓专权乱政,融每多忤卓意,被贬为议郎。献帝初平元年(190),黄巾起义,遍及数州,青州北海首当其冲,董卓借机报复,授命孔融为北海相。融任北海,收集士民,整兵备武,联络邻郡,抵御黄巾。初平二年,黄巾军张饶部二十万众由冀州东进,孔融迎击,为张饶所败,迫退于朱虚(今山东临朐东南),于此陆续收降黄巾军及其家属四万余人,置城邑,立学校,彰儒术,荐贤良,先后荐举郑玄、彭璆、邴原等人。三年,黄巾军攻逼,孔融被迫出屯都昌(今山东昌邑),为管亥部包围,城陷在即,太史慈请缨向平原相刘备求救,时刘备尚不甚知名,见大名士孔融使人求救,惊诧道:“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耶?”当即发兵三千,为孔融解了都昌之围。融自负才高,志在靖难,匡扶汉室,然匮于政治军事才略,迄无成功。献帝兴平元年,孔融为黄巾军逼迫,不能保障四境,弃郡逃避徐州。兴平二年(195),刘备表请孔融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袁绍长子袁谭攻青州,夜间城破,融逃奔东山。是年八月,献帝都许昌,曹操专权,征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再拜太中大夫。融恃才无羁,时忤曹操,且多嘲谑,致曹操忌恨日深。建安十三年(208)八月,终被曹操罗织罪名,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岁。妻子皆遭诛杀。孔融于建安文坛有极高地位,为“建安七子”之首,善属诗文,佳篇横溢,高妙当时。其著作大都散佚,传世有明人辑《孔北海集》。青州府名宦祠中祀孔融。

  两晋南北朝

  女夷

  女夷,传说中西晋时期的花神。有夫妇二人世居青州弥河岸边,务农为业,喜植花莳卉。因老来无子女,夫妇常对花祈祷。忽而有孕,早春二月产女,出生时异香满室,霞光万丈,百花盛开。夫妇有感于花灵赐女,取名“花姑”。花姑自小异于常人,每年入冬昏睡,春天醒来。不食荤腥,每日喝露珠,吃花草,通花语,能识百花。年长后拜任城阳洛山魏夫人为师。因花姑来自古东夷,夫人就给她取名“女夷”,潜心修道。当女夷击鼓唱歌时,百谷禽鸟草木皆长,百花竞相开放。女夷得道后被天帝封为花神,掌管百花,能给人带来好运。从此,青州就被人们称作花神女夷的故乡。农历的二月十五为女夷生日,青州民间会举行“花朝节”,人们赏花祈福,看花神巡游,期盼花神带来好运和安康。

  朗公

  朗公(?~?),即竺僧朗,东晋十六国时期僧人,京兆(今西安)人。因高深的佛学修养而声名远扬,前秦苻坚、东晋司马曜、后燕慕容垂、北魏拓跋珪、后秦姚兴、南燕慕容德先后致书僧朗,颂扬其学问,并馈赠供养物品,以示崇敬。朗公的足迹遍及山东各地,是山东有史可查的最早的弘法僧人,被誉为“山东佛教第一人”。

  慕容德笃信佛教。他在滑台时讨论行动计划,尚书潘聪建议占领青州广固立足。慕容德仍然拿不定主意,就咨询高僧朗公的意见,朗公说:“潘聪的建议非常正确,看天象,今年初,有慧星起于奎娄,随后扫向虚危,而虚危,是齐地的分野,这是除旧布新的兆象。应该先占领鲁国一带,进而巡抚琅琊郡。待秋风起来的时候,就北进齐地,占据广固城,大事可成。”慕容德这才下定决心,向青州进军。南燕定都广固后,慕容德十分感谢朗公,赏赐绢100匹,封为“东齐王”,把两个县作为朗公的食邑。

  朗公此后居住青州,促进了青州地区佛教的兴盛。《青州府志》载:“朗公山,在城西南四十里,旧传有僧名朗公,以占候法随慕容德来青州,常居此,上有洞名朗公洞,侧刻石佛像尚存。”《续高僧传·僧意传》载,朗公住过的精舍中保存有七国赠送的金铜佛像,有高丽像、相国像、胡国像、女国像、吴国像、昆仑像、岱京像,这些造像对青州的石刻造像艺术产生过重要影响。

  王猛

  王猛(325~375),字景略,青州北海郡剧县人。幼随父徙居魏郡。为晋末前秦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志向弘远,博学多识,尤好兵书。为人谨重严毅,不计细节。东晋大将桓温与他相见时,他身着布衣,“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谈,旁若无人”,一面捉虱子,一面谈国家大事,“扪虱谈兵”传为历史佳话。前秦皇帝苻坚在即位之前,与王猛一见如旧友,“语及兴废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与孔明也。”符坚即皇帝位后,王猛出仕,后任丞相十六年,辅佐苻坚治理前秦,政绩卓著,使前秦“兵强国富,垂及升平”,呈现政治清明的大治局面。

  法显

  法显(约333~418),俗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临汾)人。据《高僧传·释法显传》载,他三岁出家,东晋隆安三年(399)与同学惠景、道整等西越葱岭,赴古印度取经。在印度十余年,求访问道,刻苦学习。义熙八年(412),法显携经像泛海归国,于“七月十五口舟漂到青州长广郡界,时统属晋家。遣人往长广。太守李嶷敬信佛法,闻有沙门持经像泛海而至,即将人从至海边,迎接经像,归至郡治”(《佛国记》)。青兖二州刺史刘道怜请法显在青州驻锡一冬一夏。 法显在青州一年之久的停留,对青州佛教的发展影响深远。义熙九年(413)法显至建业(今江苏南京)道场寺,与该寺高僧跋陀罗一道译佛经六部,并撰《佛国记》《法显传》等专著。

  慕容德

  慕容德(336~405),字玄明,鲜卑族人。1600多年前,他在青州广固城建立南燕国,使青州成为齐鲁大地唯一出过皇帝的地方。慕容德自小在慕容贵族家庭长大,既承继了草原民族鲜卑人沉稳豪迈的秉性,又深受中原汉族文化的熏陶。他博览群书,多才多艺,有勇有谋,谦虚谨慎。而且极有谋略,更具军事才能,成为一位驰骋疆场、英勇善战的统军将帅。隆安元年(397)北魏军破燕都中山,后燕分割为二,慕容德率众徙滑台。隆安三年(399)九月,攻克广固。隆安四年(400)正月,慕容德建国称帝,定都广固,改元建平,史称南燕。义熙元年(405)二月,青州地震,栖鸡惊飞,山摇地动,慕容德惊扰,当夜病死,在位6年,终年70岁,谥“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羊穆之

  羊穆之(?~?),东晋末青州刺史,青州东阳城肇建者。初为晋兖州刺史辛禺长史。元兴三年(404),青州刺史刘该叛乱,辛禺受命率部驻屯淮阴,暗与叛党相结。穆之斩杀辛禺,传首京师,平息了一场未遂兵变。晋以穆之为宁朔将军,镇守彭城。晋大将军刘裕领青冀二州刺史,任穆之为长史,随裕北伐南燕。义熙六年(410)二月,晋军攻陷广固城。刘裕任穆之为青州刺史,镇守南燕旧土。时广固城已夷为平地,穆之乃于青州洋水北畔堪舆,筑东阳城。穆之励精图治,劝课农桑,简政惠民,使战后青州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绩效昭著,《宋书》称:“自义熙至宋末,刺史唯羊穆之及(杜)骥为吏民所称咏”。

  刘善明

  刘善明(432~480),出身青齐豪族,在南阳河畔辟建宅院。元嘉末年(450),青州发生饥荒,人相食。刘善明家有存粮,就设粥棚,开仓救济灾民,百姓称他家的田地为“续命田”。宅院内建有供奉佛祖场所,周边信众都来拜谒,人们称之为“佛堂”。善明自幼文静,喜欢独处读书,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淡泊功名,年近40岁,才在父亲劝说下,荐举为治中从事,举秀才,才干为宋孝武帝赞许。刘宋朝廷政局倾扎,刘善明以敏锐的政治观察力,投靠了萧道成,多有建树,萧道成夸赞他:“虽张良、陈平,也不过如此而已。”萧道成称帝,刘善明为开国元勋之一。曾提出11条治国方略,又撰《贤圣杂语》,劝谏停建宣阳门,建立学校,都受到萧道成的重视和采纳。善明善写文章,在致同乡崔祖思信中描写了青州的美好风光,表达了怀念故土之情。建元二年(480)病卒。追赠左将军、豫州刺史,谥曰“烈伯”。一生清贫,家无遗财,唯有藏书8000卷。

  郑道昭

  郑道昭(455~516),字僖伯,号“中岳先生”,荥阳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北魏诗人、书法家。史籍载,郑道昭“少而好学,综览群言”,以诗赋著名于当世,常与皇帝对座饮酒赋诗。延昌二年(513),道昭自光州转任青州刺史,在二州政务宽厚,不任威刑,休养生息。崇儒重教,雅好诗赋,为吏民所爱。政务之余,钟情于玲珑山之清幽,在此刻石7处,统称为“郑道昭玲珑山题刻”。其一《白驹谷题字》,在谷底石壁;其二《游槃题字》,在白驹谷题字北侧;其三《登百峰山诗碑》,在白驹谷题刻石壁之上;其四《白云堂中解易老题字》,在山顶穿心洞口石壁;其五《解衣冠处题字》,在山巅祠门侧;其六《哀子诗刻石》,位置不详;其七《主之六山题字》,在山顶石壁。其中《白驹谷题名》结构宽博,笔意苍秀,雄浑淳穆。字径一尺见方,为国内今存魏碑碑铭之最。

  崔慰祖

  崔慰祖(465-499),字悦宗,南朝齐藏书家、史学家,属清河崔氏青州房。父崔庆绪为梁州刺史。崔慰祖永明中为奉朝请,父丧不食盐,家财千万,散与宗族。历始安王抚军、行墨曹参军,转刑狱,兼记室。齐武帝时,从兄崔慧景推荐他与刘孝标,并为硕学之士。永元初,萧遥光叛乱,株连被囚至死。

  藏书万卷,其藏书并非深藏于家,而乐于借与他人观览,邻里少年好学者,往从借阅,每日数十帙,他亲自取书,未尝为辞。其博学多能,沈约、谢胐曾于吏部省会中会集宾客,问他地理中疑难10余事,答对精详,满座叹服。谢脁赞他:“即使班、马复生,无以过此”。撰有《海岱志》,书名取自“海岱惟青州”,记载自齐太公至西晋时青州地区人物事迹,可谓青州最早的方志。

  郦道元

  郦道元(?~527),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青州刺史郦范之子。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道元自称“生长东齐”,东齐即青州。为官之后,仕途坎坷,未尽其才,历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迁冀州长史、青州刺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转河南尹,封永宁伯。执法严峻,拜关右慰劳大使。北魏孝昌三年(527),为叛臣萧宝夤部将郭子恢杀于阴盘驿,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道元笃学博览,性好游历,足迹南北,跋涉山川,所到之地,观胜览古,搜集舆地图籍,考察河道水系,探源溯流,撰为《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水经注》既是一部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地理名著,也是一部具有优秀文学价值的山水散文集,对后世游记散文影响深远。

  道元在青州度过童年,后来又出任过青州刺史。对生于斯,长于斯的青州,有着终生系怀的青州情结。故《水经注》对青州水道记述尤为动情。如卷十一记南阳河:“余生长东齐,极游其下,于中阔绝,乃积绵载。后因王事,复出海岱,郭金紫惠同石井(瀑水涧),赋诗言意,弥日嬉娱,尤慰羁心。”该卷记巨洋水:“先公太和中作镇海岱,余总角之年,持节东州。至若炎夏之流,闲居倦想,提琴命友,嬉娱永日,桂笋寻波,轻林委浪,琴歌即洽,欢情亦畅,是焉栖寄,实可凭衿。”这短篇佳作,将道元对青州魂牵梦绕的眷恋之情挹注笔端,跃然纸上。

  贾思勰

  贾思勰(?~?),北魏青州齐郡益都县(县治在今寿光城南的益城村,辖区包括今青州市东北部)人,曾任高阳郡(今临淄北)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的一生,主要活动在青州、寿光、临淄一带,对当地的气候、土壤、作物、种植方式以及风俗民情非常熟悉。约在北魏永熙二年至东魏武定二年间(533~544),贾思勰著成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其取材布局,为后世的农学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据。该书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善的农学名著,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对后世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该著作由耕田、谷物、蔬菜、果树、树木、畜产、酿造、调味、调理、外国物产等各章构成,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英国最伟大的进化论创立者达尔文就曾经说过,他的人工选择思想就是从《齐民要术》中得到启发的。

  隋唐五代

  韦操

  韦操(?~?),字元节,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南)人,为北周名臣韦孝宽的侄子、韦世康的堂弟。据史料记载,他“性情刚简,有风概”,北周时任光州刺史。北周末年,杨坚为北周丞相,独揽朝政。相州总管尉迟迥以功臣自居,心中不平,便举兵发动叛乱,各地纷纷响应,聚众至10余万。杨坚命令韦孝宽带兵讨伐,韦操也随军参战,历经两个月,擒杀尉迟迥,平定了叛乱。韦操有功,被晋位柱国,封为平桑公,任命为青州总管。第二年,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韦操也成为隋朝的开国功臣。

  韦操任职青州总管时,最大贡献是开凿驼山最大的石窟造像。这尊造像位于3号窟内,高6.8米,是中国东部最大的古代佛教造像。这尊巨佛建造于隋开皇三年(583),当时已经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佛像以“大雄英相”的造型,透出隋文帝一统天下、扫清六合的宏大气魄,展现着民族融合后的丰厚,国家统一后的张力,也展示出一代名将韦操武能开国、文能定邦的刚简风概。

  李邕

  李邕(678~747),字泰和,唐代官员,名士、书法家,江都(今属江苏)人。初为谏官,历任郡守。玄宗时,官北海(治今青州)太守,人称“李北海”。工文善书,尤善以行楷写碑,取法二王(羲之、献之)而有所创造,笔力沉雄,自成面目。文名满天下,著有《李北海集》。卢藏用尝谓“邕如干将莫邪,难与争锋。”天资豪放,不矜细行,优游自肆。天宝六载(747)正月,终为权相李林甫所害,被仗杀于青州。李邕在青州曾为龙兴寺题写寺额“龙兴之寺”,字径尺五寸,为李邕存世书迹之最大榜书,金皇统六年(1146)摹刻于《临淮王像碑》的碑阴,今存青州博物馆。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诗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诗人。祖籍陇西成纪,生于碎叶(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朝属中国版图),幼年迁居四川江油。成年后为寻求进身之道,出川游学,投奔在山东鲁郡做官的亲戚,与孔巢父、裴政等6人在徂徕山隐居,号称“竹溪六逸”,终日四处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李白的才气名声引起朝廷的注意,被唐玄宗招到长安做官。但是没多长时间,诗人那不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刚直性格,得罪了皇帝宠爱的杨贵妃,被迫离开京城,到处漫游。

  天宝三载(744)三月,李白与杜甫第一次会面,二人会同高适一起畅游至秋末,旋即分手,李、杜分别北上齐鲁。据考证,天宝四载,李邕赴任青州路经济南,与杜甫、高适参加了“济南之会”。而李白则在之后单独至青州谒见李邕,写了古诗《东海有勇妇》,记录了当时青州民间发生的一件可歌可泣的事情。也曾登上城郊的云门山巅,写了一首《上李邕》,李白被谗言中伤,被迫离京,一腔愤懑之情在这里如火山喷发,诗里的背负青山的大鹏,水击三千里,直上九万里,即便无风可凭借,也能荡尽大海之水;轻浮的人冷嘲热讽,如目光短浅的黄雀,怎能理解大鹏的豪情壮志?孔夫子尚知“后生可畏”,不要看不起年轻人!青州自古多方士,人们的思想比较自由,因而也是老庄道家兴盛的地方。李白的青州之行,对他一生喜欢寻仙求道、迷恋符箓有重大影响。

  在李邕被李林甫谋害后,李白呼喊“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李白流放夜郎途经江夏,特意重访李邕旧宅,并题诗:“我家北海宅,作寺南江滨。空庭无玉树,高殿坐幽人。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平生种桃李,寂灭不成春。”面对物事人非,表达了对李邕的深情怀念。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大诗人,被后人尊为“诗圣”。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杜甫非常尊崇李白,但他们的性格却截然不同,杜甫沉稳,李白张扬,因而也显现了不同的诗风和处世态度。

  天宝三载(744),李白与杜甫、高适同游齐鲁。天宝四载,杜甫、高适在济南拜会至青州赴任北海太守的李邕,三人参加了李之芳组织的“济南之会”。随后杜、高适随李邕至青州。大历元年(766)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其中有句“伊昔临淄亭,酒酣托末契”。宋人赵次公说:“公(杜甫)在洛阳时李邕先与相见,其后邕为北海太守与公于齐州又相见,至青州又相见。……盖临淄亭在青州也。”(《九家集注杜诗》卷一)

  杜甫年轻时有过一次齐赵之游。齐赵即现在的山东北部、河北南部一带。杜甫的父亲曾任兖州司马,这时杜甫20余岁。他在三四年间,北到邯郸,东到青州,到处涉猎山水,纵情诗歌。从他晚年写的《壮游》一诗可以窥见在青州一带生活的片段:“……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岗。射飞曾纵輕,引臂落鹜鸽。”诗中的青丘与皂枥林、云雪岗均在古青州境内。

  崔国辅

  崔国辅(?~?),字辅国,青州人,诗人崔信明的从孙,唐代著名诗人。他于开元十四年(727)中进士,举县令,累迁集贤直学士、礼部郎中。天宝十一载(752),国辅因近亲犯罪受到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自此之后,他便悠游山水,不思仕进。在竟陵,他与著名的茶圣陆羽相厚,诗酒往来三年之久,谑笑永日。二人又相互评定茶水的优劣品级,颇为相得。后来,崔国辅离开竟陵,将别人赠送自己的白驴、乌牛、文槐书函等都留给了陆羽,故人称其“雅意高情,一时所尚。有酬酢之歌诗并集传焉”,二人有《陆羽崔国辅诗集》传世。崔国辅和孟浩然、李白交谊甚深,对杜甫则有知遇之感。天宝十载(751),杜甫献《三大礼赋》以求进身,唐玄宗诏试文章,崔国辅与于休烈以集贤学士为试官,对杜甫深加赞赏。杜甫《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中说:“欲整还乡斾,长怀禁掖垣。谬称三赋在,难述二公恩。”

  崔国辅的诗作独具特色,语言秀丽,风格雅蓄,擅长描摹红颜情思。《全唐诗》存其诗一卷,40余首,代表作有《长干曲》《古意》《长信草》等,在当时便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晚唐诗人韩偓称其为崔国辅体,唐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就称道他的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清人宋荦甚至把他同李白相提并论,说“五言绝句起自乐府,至唐而盛,李白、崔国辅号为擅场。”由此可见,崔国辅以五言绝句擅长,有乐府遗意,风格清新流畅,宛转可歌。

  王师范

  王师范(873~909),青州人。史书称“器宇英俊”,且“笃好儒术”。他曾在青州开置学馆,延置儒士。又爱好藏书,在青州城曾建“万卷栈”。藏书至万卷,又聘请杨彦询为他整理掌管图书。同时,他又是一位驰骋疆场的军队统帅。

  黄巢起义之后,青州又陷入持久的战乱,这时王师范父子叱咤风云,拥兵青州。龙纪元年(889),王敬武病逝。当时,王师范仅16岁,军中推为“留后”,棣州刺史张蟾认为他年少,拒不听从指挥,唐昭宗也不想让王师范留守青州,另派太子少师崔安潜为平卢节度使。后王师范用计擒杀张蟾,崔安潜狼狈逃回京师。唐昭宗没有办法,只好任命王师范为平卢节度使。

  王师范治理青州,遵循儒家理念,为政恩威并举,尊重法律,能得人心,他十分孝顺,但是执法不渝,对亲属也是如此。后梁王朱温掌握重兵攻打唐王朝,率大兵攻打青州。儒家思想深厚的王师范担心弟弟被杀害,也顾忌战争伤及青州平民,向朱温请降。朱温以礼相待,让他继续代理平卢节度使。

  天祐四年(907),朱温废唐帝,建立梁朝,即皇帝位,建元开平。朱温把王师范召到洛阳,任命为右金吾卫上将军。后被朱温找借口诛杀了王师范全家200余口。同光三年(925),后唐皇帝李存勖为其恢复名誉,诏赠太尉。

  韩熙载

  韩熙载(902~970),字叔言,青州人,后唐秘书少监、平卢节度副使韩光嗣之子,五代十国南唐名臣、文学家。

  后唐同光四年(926)进士。南唐烈祖时,召为秘书郎。南唐元宗嗣位,屡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契丹灭亡后晋时,奏请出兵,恢复大唐领土,未被采纳,与宋齐丘对立,出任和州司马。后主李煜即位后,历任吏部侍郎、秘书监、兵部尚书、勤政殿学士承旨、太子右庶子、分司东都、秘书监、兵部尚书、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开宝三年(970)去世,时年六十九,追赠右仆射、同平章事,谥号“文靖”。

  韩熙载高才博学,精通音律,善于书画。为文长于碑碣,颇有文名,当时求其为文章碑表者甚多,所作制诰典雅,颇有“元和之风”,与徐铉并称“韩徐”。江左称其为“韩夫子”“神仙中人”。其所撰诗文颇多,有《拟议集》《定居集》等,今皆佚失。《全唐文》《全唐诗》《全唐诗外编》等存有其诗文。

  黄巢

  黄巢(?~884),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曹县西北)人。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齐政权开国皇帝。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喜任侠,粗通笔墨,少有诗才。唐乾符元年(874),王仙芝率众在长垣起义。翌年,黄巢起兵响应,率领数千农民挺进曹州和王仙芝会师,共同宣誓,决心纵横天下,实现“均平”的政治理想。义军在沂州、淄州、青州等地转战,又挺进湖北、安徽,接连攻下10个州县,横扫千里,所向披靡。王仙芝战死后,黄巢成为义军统领。广明元年(881),黄巢进入长安城称帝。后被唐军主力围攻,转战各地,战败自刎。

  黄巢在山东一带转战,一度进军青州南境,因此青州留有许多与黄巢有关的民间传说。今青州西南山区有个黄巢洞,相传是黄巢义军余部的会议厅,四层台阶式座位清晰可见,厅下有地洞通向后山。洞外还有无梁石室建筑、帅旗眼、点将台、石臼等。黄巢洞附近有村,名黄巢关,该村原名夹峪泉,相传义军在此截取皇粮,故改名为黄巢关。

  宋代

  李成

  李成(919~967),字咸熙,唐宗室后裔,青州人,北宋著名画家。《宣和画谱》称:“于时几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至不名而曰李营丘焉。”后人重其才,不称其名讳,以其居住地青州的别称“营丘”称之,尊为“李营丘”。宋初人多不称李营丘而只知有“青州李成”。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青州知州龚鼎臣在《东原录》中说“关中许道宁画山水类青州李成”。由于李营丘之名在北宋中叶后烜赫一时,便使人误以为他真是“营丘”人了,逐渐使后人对李成的籍贯产生了歧义。南宋《东都事略》说李成之子李觉“青州益都人也”,与《宋史》中称李觉祖上“徙家青州益都”、李宥(李成之孙)为“青人”是一致的,故李成当为今青州人无疑。

  赵匡胤

  赵匡胤(927~976),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后周显德七年(960),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青州民间有着许多赵匡胤的传说。五代末年,相传赵匡胤到青州东南山区避难,因病住在圣水峪村(今弥河镇上院、下院村)的小庙里。道长和村民对他以礼相待,倍加关照,送饭送水,并请来医生为他诊脉治疗,在庙中静养调治三个多月。从交谈中,才知他名叫赵匡胤。赵匡胤登基做了皇帝,赐名村中小庙“养老院”,庙内可供奉“皇帝万万岁”牌位。并传下御旨:庙起东至弥河、西到黑山,百姓不纳皇粮,只缴少量的“庙粮”。

  相传赵匡胤流落青州期间,梦见一处地方,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禅音袅袅,佛光普照。第二天,走到仰天山,眼前景象竟与梦中相似,赵匡胤大为惊异。做了皇帝后,就下旨在仰天山建文殊寺,以纪念梦中吉兆。

  赵匡胤颠沛流离,困苦疲乏,走到青州以南的董沟村,住进董家店。夜间,董家店主人见这人行踪可疑,便报告官府,派兵捉拿。赵匡胤心中有事,睡不安稳,一连做了三个恶梦,三次惊醒。发现官军追捕,慌忙逃走,躲进荒山中的荆棘丛里。第二天天明,官兵退走,在棘丛中躲避半宿的赵匡胤发现,尽管荆棘满山,自己则毫无损伤,再仔细一看,这满山荆棘与别处的不一样,别处是倒钩刺,而这里是顺钩刺,不扎人。赵匡胤做皇帝后,想起在青州的遇险,便下旨在董沟村建了一所“三觉庙”,逐渐演化为村名。至今,青州市王坟镇逄山一带的荆棘不长倒钩刺,当地百姓称之为“顺王棘”,加以保护。

  苏德祥

  苏德祥(?~?),北宋初年官员、诗人。宋朝第四位状元,青州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幼年随父亲迁居青州,清代《山东通志》称其为益都人。苏德祥自幼承继家教,钻研学问。他早年丧父,更加励志自强。建隆四年(963),苏德祥应进士第。在所取8人中,他以上乘佳作一举夺得头名,取得宋朝第四位状元的桂冠。大魁天下后,苏德祥衣锦还乡。虽然考中状元,但仕途并不显赫,担任了“右补阙”的虚职。苏德祥工于写诗,精通儒学,精通骈文,但流传下来的极少。有《大宋新修后汉光武皇帝庙朝碑铭》《重修江渚庙碑记》等作品,文笔华丽,气势磅礴,不失为骈文中的佳作。

  张齐贤

  张齐贤(942~1014),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后晋战乱,举家迁居洛阳。孤贫力学,有远志。曾布衣献策于宋太祖,太祖赏其才,语太宗曰:“异时可使辅汝为相”。太平兴国二年(977)试进士,太宗欲置齐贤首榜,考官未知上意而列二等,上不悦,乃赐齐贤同榜尽与京官。齐贤以大理评事通判衡州。历秘书丞,知沂州。入朝为著作郎,直史馆,旋改殿中丞。太平兴国六年(981),出任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在任整顿江南刑狱,清理冤滞狱案,颇具治效。改右补阙,为正使。齐贤为政,务行宽大,革江南积弊,时人称之。任满入朝,拜枢密直学士,擢右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雍熙元年(984),迁左谏议大夫。三年春,授给事中,知代州,与部署潘美同领缘边兵马,屡败辽军,靖边奏功。端拱元年(988)冬,拜工部郎中。二年为制置方田都部署,入拜刑部尚书、枢密副使。淳化二年(991)夏,任参知政事,旋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六月,罢为尚书左丞。十月,诏知定州,齐贤以母老辞。未几母卒,齐贤水米不入者七日,服满起为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又知永兴军、襄州、荆南府、安州。逾年,加刑部尚书。真宗咸平元年(998)十月,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复授门下侍郎。冬至日朝会,酒醉失仪,免相。咸平四年(1001)八月,出任泾原等州军安抚经略使。景德元年(1004),以兵部尚书知青州。九月,辽兵20万南侵澶渊,真宗亲征,诏齐贤为青淄潍州安抚使,转运使。二年改吏部尚书仍任青州。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月,真宗东封泰山,齐贤随驾东封毕,复拜右仆射。三年,徙判河阳。四年,进左仆射。五年,以司空致仕。七年病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曰“文定”。史称齐贤为“贤宰辅,进退有礼,为盛德君子”。

  张齐贤知青三年,其政绩甚好,治下甚为安静,青民颇得安居乐业。齐贤在青州一见鞓红就似见天人,说:“宁遗两段蓝田玉,不舍一株青州红”。离开青州时,张齐贤精选一批良种,用骆驼驮至洛阳,遂使青州鞓红名扬天下。

  (下转四版)  (上接三版)

  寇准

  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他从小就非常聪明,7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太兴国五年(980)中进士,任大理评事,由于政绩显著,升任大名府成安军,迁殿中丞,后又被提为尚书虞部郎中。刚直不阿,敢于犯言直谏,宋太宗赞扬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十月以左谏议大夫出知青州。寇准怀忧国忧民之心,且有济世之才,在相位,用人不以次,识王曾,奇其才而委以重任,后被奸臣丁谓等人排挤,于天禧四年(1020)被贬至雷州,天圣元年(1023)卒于贬所。

  寇准知青州,太宗想念寇准,常不乐,语左右曰:“寇准在青州乐乎?”对曰:“准得善藩,当不苦也。”数日后再问,左右诡称其每日纵酒不念陛下,太宗默然。清政廉明,处理政事游刃有余,加之青州民风朴厚,时间不长,即治理得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寇准在青州府署还建有三元阁,还曾于雨中登郡城西楼作诗:“海上秋添寂寞情,万家烟树暝重城。萧萧细雨遥天暮,独向空楼闻笛声。”次年归朝,作诗想念青州:“掖垣秋色生鸡树,忽忆青丘感旧情。曾倚西楼吟暮雨,数峰寒碧绕高城。”

  燕肃

  燕肃(961~1040),字穆之,青州益都人。燕肃40岁才考中进士,受寇准等人的推荐,仕途一路顺利,为官多年,政绩突出,最后以礼部侍郎致仕,康定元年(1040)逝世,享年80岁。

  燕肃最大的贡献在科技方面,莲花漏、指南车、记里鼓以及对海潮规律的研究,是燕肃的主要科技成果。

  燕肃多才多艺,不仅为政清明,善于发明,还具有绘画、赋诗等各种才能技巧。他擅长绘画,尤工山水画,继承李成的画风。他判太常寺时绘制的《寒林屏风》,被誉为“绝笔”。他的画作传世甚多,在《宣和画谱》中著录了《春岫渔歌》《江山雪霁》《小寒林》等37件,清故宫藏有《春山图》《秋册晚霭图》《寒岩积雪图》。国外也有他的画迹,影响颇大,至今仍能看到他的40余幅作品。燕肃也喜欢写诗,创作数千篇,但流传下来的不多,仅《僻居》等少数几首。燕肃还精通音律,参与考定朝廷乐器,整顿乐工。

  王曾

  王曾(978~1038),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北宋名相、诗人。

  王曾少年孤苦,善作文辞。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发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曾规谏宋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事。宋仁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计智逐权臣丁谓,朝廷倚以为重。后罢知青州。

  景佑元年(1034),召入为枢密使,次年再次拜相,封沂国公。因与吕夷简不和,一同被罢免,王曾出判郓州。宝元元年(1038),王曾去世,享年六十一岁。获赠侍中,谥号“文正”。王曾逝世后,为表彰他的政绩和操守,宋仁宗亲自为他撰写了“旌贤碑”的碑额,后又把他的乡里改名为“旌贤乡”。

  王曾被称为“守我宋之家法者”,他曾规谏宋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事。宋仁宗即位后,以计智逐权臣丁谓,朝廷倚以为重。在地方时,王曾也颇有治绩,以至于百姓为其立生祠以表纪念。王曾著作颇丰,有文集57卷及《九域图》3卷、《契丹志》1卷、《王文正公笔录》1卷。清代四库馆臣称《王文正公笔录》“所言多确凿可据,向为史家所重”。此外,王曾曾参与删定、校定、编纂《景德农田敕》5卷、《祀汾阴仪注》《导河形势图》《十道图》《圣政录》《御集》300卷等。

  守忠

  守忠(?~?),俗姓霍,沂州沂水县人。北宋时担任青州云门山大云寺住持近四十年,组织僧众将原来的大云寺石窟云门洞凿通,开始成为前后贯通的云门,豁若天开,祥云出岫,瑞雾喷吐之云门奇观。宋代《僧守忠碑》有这样的记载:“镇海军云门山大云寺主僧守忠……天禧五年(1021)幸遇真宗皇帝圣思……授具戒,茸修院宇,兴建口堂,雕镌成画拱云楣。特盖房廊口,镂出飞口,凤翼亭台……装严数座金容,修塑一堂罗汉……栏楹开四季之花,庭除植千年之竹。……凿山为门,计度约七八千功,穿石作井,费用尽百千万金……蒙曹太尉特奏,小师……嘉祐□年四月十二日记。”这碑记不但记述了宋仁宗年间云门山大云寺的盛况,且载明指出云门山佛事的兴盛是由于时任青州知州曹佾大力支持的结果。

  李之才

  李之才(?~1045),字挺之,青州人,北宋易学家、天文历算学家。

  李之才出身诗书世家,自幼熟读经史,为人质朴率直,他学识深厚,极具才能,但仕途不顺利。因没有权贵赏识引荐,在县级职位迟迟得不到升迁。李之才母亲去世,他回家丁忧三年,三年期满,回朝廷复任途中,走到怀州在课舍暴病身亡。

  李之才一生官场坎坷,仕途不顺,但致力于易学,誉满天下。李之才接受穆修的易学理论,对易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开创了宋代变说研究的先河,创卦变易学理论。

  李之才不仅精通《周易》,还精通天文历算学。“崇天历法”的首创者当为李之才。

  夏竦

  夏竦(985~1051),字子乔,德安(今江西德安)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夏竦资性明敏,好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文章典雅藻丽,名噪一时。朝廷的许多重要典策都是出自他的手笔。而且学识渊博,勤奋好学,“多识古文,学奇字,至夜以指画肤”。留有文集100卷。

  景佑五年(1037),青州一带发生饥荒,夏竦调到青州任知州兼京东路安抚使,任职三年。夏竦在青州政绩显著,“喜作条教,于闾里立保伍之法,至盗贼不敢发,然人苦烦扰”,并筹划建筑东阳河虹桥(今万年桥前身)。回京后不久,任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大中祥符八年进士第一名,54岁任参知政事。宦海沉浮,迭遭贬谪,范仲淹并不颓废消沉。范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清正廉洁,妻子衣食仅能自充。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为政忠厚,所至有恩。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秋传诵,成为自古以来优秀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

  皇佑三年(1051)知青州,常微服私访,体恤民情,积极救灾。当地流行一种“红眼病”,蔓延多年,难以治愈。范仲淹亲自搜集民间验方,利用清澈的阳河泉水调制,合药制成“青州白丸”,为不少人治好了红眼病,为此。范仲淹把调制药丸的清泉命名为醴泉,并在醴泉上建造了一座亭子。后来人们感念范仲淹,就把亭子叫做范公井亭。后人在此建三贤祠,祭祀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三位名臣。1934年,著名抗日将领冯玉祥游览青州范公亭,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一幅长联: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着秀才先生。这样的赞语,正是范仲淹一生鲜明的写照。

  范仲淹在青州任职的时间不到两年,但在历任青州地方官中知名度最高,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身体力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准则,实实在在地为青州黎民办实事、办好事。

  富弼

  富弼(1001~1083),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宰相。庆历七年(1047),富弼与范仲淹、欧阳修共同主持“庆历新政”,大力倡言革新,后被贬官出京,任地方官。以资政殿学士加给事中的身份知青州,后两次出任宰相。元丰六年(1083)八月病逝。富弼执政,以公议为指导,不容私心于其间,并数次上书谏言“远奸佞,近忠良”。性至孝,恭俭好修,与人言必尽敬,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亢礼。

  富弼初到青州,恰逢河朔洪水成灾,大批灾民外逃,逃到青州的,富弼都加以妥善安置。皇帝知道富弼的功绩后,为此奖赏他。他坚辞不受,说:“救灾济民,是地方官的职责,能救活几万人,贤于中书二十四考。”在青州任职两年,政绩显著,离开青州时,青州士民在瀑水涧旁,修筑亭子,以作纪念,名“富公亭”。今青州范公亭公园三贤祠,以纪念这位名臣。

  文彦博

  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北宋文学家、宰相。文彦博进士及第,知翼城县,通判蜂州、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皇佑四年(1052),文彦博接任范仲淹为青州知州兼京东路安抚使,任职两年。曾镇压王则起义,功绩显著,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文彦博为四朝宰相,出将入相50年,声名显赫,名闻四夷。“穷贵极富,而平居接物谦下,尊德乐善,如恐不及”,官声甚好。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庐陵(今江西永丰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四岁而孤,母诲之学,家贫,以荻画地学书;勤奋敏悟,读书辄成诵。及冠,有意变革文风,得唐韩愈遗稿,讲读而心慕焉,苦志探求。

  天圣八年(1030)进士,嘉佑六年(1061)拜参知政事,选拔苏轼等人才,刷新文风。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后被贬为滁州太守。在滁州,写下了脍灸人口的《醉翁亭记》。治平四年(1067),出知亳州,第二年,转兵部尚书知青州。熙宁四年(1071)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1072)病故。赠太子太师,谥“文忠”。

  欧阳修到青州后,奉行“宽简而不扰”的施政方针,对政事删繁就简之后,更多的时间用于寄情山水,赋写诗文。“偷得青州一岁闲,四时终日对潺湲。须知我是爱山者,无一诗中不说山。醉翁到处不曾醒,问向青州作么生。公退留宾夸酒美,睡余倚枕看山横。”这是欧阳修写下的《留题南楼》诗,诗句明白晓畅,抒情委婉,表达了对青州山山水水的真挚情感。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熙宁七年(1074),苏轼任密州知州,路过青州,登表海亭与人和诗:“谯门对耸压危坡,览胜无如此得多。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花时千圃堆红锦,雪昼双城叠白波。回首毬场尤醒眼,一番风送鉴重磨。”熙宁十年(1077),苏轼再次游赏青州,与青州教授顿起曾一起于古寺题名。八年之后,历经“乌台诗案”多次贬谪,苏轼再次来到青州。这次是他任登州知州仅仅五日后,便被召入京复职。苏轼在青州遇见了“乌台诗案”的炮制者、时任青州知州的李定,苏轼在与“仇人”相见时,执手泯恩仇:“青州资深(李定字),相见极欢,今日赴其盛会也”。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冕仲,号演山,隆庆府普成(今福建南平市延平区)人。乾道五年进士及第,历任邑州通江县尉、国子博士、嘉王府翊善,起居舍人,给事中。宋徽宗崇宁元年至四年(1102-1105),任青州知府,为人性端谨敦厚,治政勤勉清正,与民甚有惠爱。崇宁五年转知郓州。累官兵部侍郎,显谟阁侍制,卒于礼部尚书任,诏赠资政学士。嘉定中,谥号忠文。裳博览群书,通晓军事,并精天文地理。史称其“为人简易端纯,随事纳忠”。为政直言敢谏,朝野敬之。著有《王府春秋讲义》《演山集》等。

  黄裳曾将郡学移建至城南,专门设宴招待贡士并作诗:“晓来门外驻鸾声,且喜东藩俊造成。行艺簿多窗下志,贤能书振日边名。琴风清跃西征骑,璧水寒窥上舍生。佳兆岂惟多吉士,三元从古有豪英。”并于诗后自注:“初移郡学于城南,已有佳兆。青社昔有苏(德祥)、张(唐卿)、王文正公(曾)相继出冠天下士”。其《演山集》中有大量称颂青州的诗文。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游学于苏轼门下,称“苏门四学士”。文学、书法能独树一格,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书法又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一起,被称为“宋四家”。著作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等。治平四年(1067),黄庭坚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官至吏部员外郎、太平州知州。崇宁四年(1105),黄庭坚病逝于宜州南楼,追赠“龙图阁大学士”,谥“文节”。

  皇祐初年(1049)与至和二年(1055)间,其父黄庶任青州通判,当时庭坚约六岁,随父母旅居青州四、五年。在青州期间,与当地学童一起读书,结识王力道,“以两孺子同学问相爱,故两家亲亦相爱”。父母携其游矮松园,黄庶作《携家游矮松园》诗:“矮松名载四海耳,百怪老笔不可传。左妻右儿醉树下,安得白首朝其巅。”后来,庭坚还曾陪同父亲游洋水、石子涧、云门山等名胜。在青州的美好使他终生系怀,几十年后忆及尤为动情:“洋之水兮可以舟入,鸥鸟兮与之游”“石子磊磊兮涧谷纵横,春月桃李兮士女倾城”“儿时所艺兮桃李纤纤,随世风波兮吹而北南”(《王圣涂二亭歌》,王圣涂即青州王辟之,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曾任忠州刺史,与庭坚是儿时好友)。

  米芾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芈,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主要作品有《张季明帖》《李太师帖》《紫金研帖》《淡墨秋山诗帖》等。

  夏竦修建虹桥后,请曾肇撰写修桥记,米芾书丹,刻石立碑于南洋桥头。元代郝经游经青州,作诗称“饮马南洋桥,摩玩米芾记”。

  张叔夜

  张叔夜(1065~1127),字嵇仲,开封人,大观四年进士。据《宋史》本传及《北宋经抚年表》张叔夜于宣和四年(1122)至七年(1125)知青州。靖康元年,金人南下。张叔夜几次上奏章,请求朝廷借给骑兵,与诸将合力断金兵归路,不准,并于该年正月三十日,徙邓州。

  赵明诚

  赵明诚(1081~1129),字德甫(又作德父),密州诸城(今诸城市)人,宰相赵挺之第三子,李清照之夫,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21岁尚在太学读书时,与李清照结婚。崇宁四年(1105)十月授鸿胪少卿。大观元年(1107)三月,赵挺之去世,遭蔡京诬陷,被追夺赠官,家属受株连。赵明诚夫妇从此屏居青州乡里二十余年。宣和年间赵明诚先后出任莱州、淄州知州。后起知江宁府,移知湖州,未赴,病逝于建康。

  赵明诚致力于金石之学,可谓幼而好之,终生不渝。他曾自谓:“余自少小喜从当世学士大夫访问前代金石刻词。”与李清照结婚后, 对金石学志趣更是有增无减,日趋痴迷,有“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屏居青州与出守莱州、淄州时期,是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相濡以沫共研学问的最美满的时期,也是赵明诚金石事业最有成就的时期。

  大观二年(1108)至宣和三年(1121)期间,赵明诚曾四游仰天山,三访灵岩寺,一登泰山顶。或题名,或拓片,获得了大量的碑文资料。经过多年的亲访广集,在李清照帮助下,赵明诚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这是一部继欧阳修《集古录》之后,规模更大、更有价值的研究金石之学的专著。著录所藏金石拓本,上起三代下及隋唐五代,共2000种。《金石录》30卷。前10卷为目录,按时代顺序编排;后20卷就所见钟鼎彝器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石刻文字,加以辨证考据,对两《唐书》多作订正,是研究古代金石刻必资之书。

  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6),自号“易安居士”,祖籍济南章丘明水。李清照是一位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的学者和文学家。她精于考古、鉴赏,又能诗、能词、能文、能书、能画。她主要以词作著称,词作以婉约见长。她的词“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不可以追求雕琢、修饰,只求明白如话、直抒胸意,用语流转如珠,极富美感,被后人称之为“易安体”。李清照现存词作仅60首,从词作的内容和风格分析,有20多首是屏居青州时所创作。在青二十年,是李清照一生中生活最为安定和幸福的时期。李清照性格开朗,感情真挚,既钟情山水,也珍视同丈夫的爱情。宣和二年(1120),赵明诚赴莱州为官,留李清照一人在青生活,李清照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一剪梅》。李清照是有才华、有情趣、有理想的奇女子,隐居青州的生活,充实而且意义。晚年所作《金石录后序》,无限眷念地记述了在青州的生活剪影。

  金元

  丘处机

  丘处机(1148~1227),金元时期著名道士,号长春子,是道教全真七子之一。

  丘处机19岁时在宁海拜王重阳为师而出家为全真。王重阳去世后,在陕西磻溪洞穴中住6年,后来又隐居在龙门山(今宝鸡市东南)励志精修7年,苦心修道,形成龙门派。成吉思汗召见于雪山,尊为神仙,爵“大宗师”,总领道教。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丘处机羽化于宝玄堂,殡于白云观处顺堂(今北京白云观丘祖殿)。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诏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真君”,后世称为“长春真人”。

  继马丹阳先期在青州传教奠定基础后,丘处机随后来到青州,在当地官员支持下修建了全真教益都太虚宫,成为全真教向全国传教的又一个重要基地。太虚宫今已不存,故址在青州古城东北南阳河畔。

  杨妙真

  杨妙真(?~?),金末益都杨家堡人,农民起义军杰出的女领袖。她不仅善骑射,有武艺,“梨花枪天下无敌手”,而且多计谋,能统兵,在起义军中享有崇高威望。

  杨妙真哥哥杨安儿起义抗金后,建立“红袄军”。杨安儿死后,杨妙真统领失散部众,号称“四娘子”。与李全结为夫妇后,并肩作战。为了更有力地抗击金兵,投靠南宋朝廷,被命名为“山东忠义军”。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成吉思汗发动对金战争。宝庆二年(1226),蒙古郡王带孙率军包围益都城。在李全苦战青州之时,南宋认为是兼并义军的大好时机,用“以敌制敌”的毒计,派军对付李全率领苦战的忠义军。后在杨妙真的妙计下,打退了南宋朝廷的围攻。后宋朝廷决定谋杀杨妙真、李福,率领军士杀杨妙真全家数百人,恰好杨妙真外出,幸免遇难。李全闻之,一怒之下投降了蒙古军队,被任命为山东、淮南行省丞相。蒙古大兵压境后,南宋又利用李全、杨妙真夫妇作战,用完后又讨伐,准备索取李全和杨妙真首级。杨妙真苦战南宋得脱后,率领养子及残部归顺蒙古元朝。绍定四年(1231),杨妙真觐见蒙古大汗窝阔台,继李全管理山东、淮北一带,名义受蒙古招安,实则保持独立。两年后,将官职和军队交由儿子李璮掌管,自己安度晚年,数年后病逝。

  于钦

  于钦(1284~1333),字思容,青州人,元代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文学家,以编著《齐乘》而留名青史。

  《齐乘》共有6卷,近10万字。分为八类:“曰沿革、曰分野、曰山川、曰郡邑、曰古迹、曰亭馆、曰风土、曰人物。”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于钦不仅擅长编纂史书,而且善于写诗,但多散失。《益都先正诗丛钞》收录他的《博兴风景》《济南作》《东方朔词》三首。他居官京师之时,曾题其斋曰“礨空 ”,并作《礨空铭》以记之。

  普颜不花

  普颜不花(?~1367),又译巴布哈,字希古。嘉靖《青州府志》称其为益都人。普颜不花天资聪慧,在童年时就超出儿辈,能默诵经文。后考取元代童子科,进入元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练就了文武双全的过硬本领。至正五年(1345),普颜不花参加了元代第九次科举考试,荣登榜首,状元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

  至正十一年(1351),爆发红巾军起义。普颜不花在江西行省任左右司郎中,他积极为时任江西行省平章政事的道童献计共抗义军。至正十六年(1356),普颜不花因其才干,提升为江西廉访副使。

  普颜不花身处元朝末年,农民起义,战乱不息,在天下纷乱的局势下,不得不弃文从武,南征北战,维持江河日下的元朝统治。

  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带25万大军北伐,经略山东。普颜不花自知无力挽回败局,辞别母亲家人到官府等候。徐达多次招降不从,不屈而死。妻子怀抱幼子跟随,一家数十人投井殉难。当年十一月,普颜不花死后不到一年,明军攻入大都,元亡。

  明代

  张三丰

  张三丰(生卒不详),武当山道人,中国道教武当派、三丰派开山祖师、三丰太极拳祖师。据《明史》记载,张三丰为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是其号。因其平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

  据传,张三丰其人丰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阳神出游”;明朝时,自称“大元遗老”,时隐时现,行踪莫测。历代皇帝敕封其有“忠孝神仙”“犹龙六祖隐仙寓化虚微普度天尊”“通微显化真人”“韬光尚志真仙”“清虚元妙真君”“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等。

  张三丰隐修青州,留有两处“张仙洞”。其一在云门山之阳,《青州府志》记载:“永乐间隐于云门山之阳,修炼洞中,太宗赐号三丰,后莫知所终。”其二在南阳湖北岸,《通志》记载:“在洋溪北岸,与府城水门相对。永乐间,张三丰寓青修养之所。”

  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青州民间至今都有朱元璋的传说。相传,幼年的朱元璋丧父以后,母亲带她讨饭为生,四处漂泊。曾流浪到山东益都路(今青州一带,元朝时行政区划称“益都路”)。在这里讨饭、摘果、放牛、吃牛、拜帝王、被朝廷追逐,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明祖山

  青州西部有山,名“明祖山”,相传朱元璋云游四方时,曾流落青州,在城西北核桃园村崔迪家打工放牛,崔迪待他很好。朱元璋称帝后,厚待崔迪,崇荣倍至。

  错封树王

  出生于安徽凤阳县的朱元璋,幼名“重八”,家境贫寒,生活艰难,随母亲踏百家门讨饭度日,勉强生存。凤阳县地势低洼,经常闹水灾,本来就不富裕的穷苦百姓,遇到水旱灾害时,更是自身难保,根本无力怜惜讨饭者。他们娘俩便四处流浪,哪里有吃的向哪方乞讨。这年春天,他们来到了山东中部的益都路。

  当时的益都及整个山东地区,经金、元两代百余年的战争摧残、财物抢掠、攻城掠地、强征兵丁、变民为奴等野蛮统治及灾害、瘟疫等,至元朝末期已是土地荒芜,道路荒废,人烟稀少,“望草莽弥,狐兔出没”的荒凉之地。

  益都及周边县区,自古即有植桑养蚕的习俗。田间地头,山坡沟旁,村庄周围,栽植大量桑树,春天用桑叶养蚕,夏天 丝、织绸。元朝末年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们四处躲避兵燹匪患,顾不得砍桑养蚕。桑树连年生长,枝叶旺盛,桑葚挂满枝头。朱元璋四处奔波仍不能饱腹,便被成熟的桑葚所吸引。他爬到桑树上采摘桑葚充饥。桑葚这种紫红透亮、多浆甘甜的果品,既好看又好吃,还是养血、补肾、强壮筋骨的良药。二十多天的桑葚成熟期,使朱元璋壮骨增血,生肌长肉,精神倍增。他高兴地拍着桑树说:“供养之恩,永世不忘。来日我若得天下,定封你为王。早春先发,子孙成行。”

  多年后朱元璋身经百战,削平群雄,沉杀韩林儿,荡平中原,攻取大都,推翻元朝政权,果真坐上龙墩,统帅了天下。闲暇之余,他想起了当年在益都吃桑葚时对桑树的许愿,便派大臣到青州封禅树王。可惜,被派的大臣农桑知识甚少,不辨桑、榆、槐、柳……进入青州府地界,看到一株高大的樗树(俗称臭椿),便以为是桑树,摆开仪驾,宣读圣旨,加挂王牌,封为树王。准其早春先发,一年三熟。自此后,樗树兴高采烈,得意洋洋,昂首挺胸,树干挺拔,枝粗叶茂,果实一年三熟,当空炫耀,红艳羡人,摇头晃脑,傲视群树。桑树闻知此事,觉得自己的果实,白白做了贡献,应得的荣耀被错给他人,心中极度委屈,气得树皮爆裂,破腹流浆,懊恼成疾,不再长高。并发誓再不为皇家出力,永不做宫廷栋梁。

  直至如今,樗树仍被称为树王,早春先发,杆直叶旺,生长迅速,高大挺拔,果实鲜红,一年三熟。而桑树则低矮萎黄,皮肤粗糙,生长四五年,便破腹流浆,枝叶下垂,停止长高,不会成为栋梁之材。

  活牛钻山

  桑葚成熟期过后,朱元璋流浪到益都城西北邵庄、普通一带,被核桃园村的崔迪家招为放牛郎。勇猛好斗、胆大敢为的朱元璋,常常带领一起放牛的伙伴们做出些异乎寻常、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他曾与伙伴们商量:轮流弄死各家的牛犊,烧熟后大家吃肉。伙伴们怕被东家知道后受惩罚,谁也不同意。朱元璋便从自己开始,第一个砸死他放的牛犊,在山沟中烤熟后让大家共同吃肉。而后将割下的牛头放到东山坡荆棘丛中,将牛尾巴压倒西山坡的石缝中。并如此这般地告诉伙伴们配合他的行动。

  一切安排完毕后,他下山告诉崔家说:“掌柜的,今天出神了,一头小牛竟自己钻到山里去了,山外只留有牛头和牛尾巴。”崔家人断然不信,说:“不可能!牛哪能钻到山里去。你休胡说。”朱元璋一本正经地说:“牛确实钻到山里了。我使劲拽它的尾巴,它还叫呢。不信咱们去看看。”崔家人随朱元璋来到西山坡,看到了石缝中的牛尾巴,大惑不解。朱元璋趁机攥住牛尾巴,装作吃力的样子使劲向外拽,并大声对东山方向喊道:“小黄牛,主人来看你了。你若有知,就叫两声给主人听听……”果然远远听到东山坡传来几声哞哞的牛叫声。崔家人绕到山东坡寻找牛头时,天已黄昏,视物不清,只隐约看到荆棘丛中的牛头。便真的相信牛钻山了。从此以后,无论是哪家放牛的小子丢了牛,或是将牛烧熟吃了肉,都用这个办法对付东家。

  稳坐龙墩

  朱元璋与伙伴们常去放牛的山,坐落在今益都街道核桃园村南不远的地方。山高三四百米,面积数百亩。草木茂盛,青石林立,山泉淙淙。东北面平坦开阔,西南面群山连绵。常常是白云缭绕,鸟鸣声声,一片祥和景象。

  几个放牛娃把牛赶到山上后,任其漫山游荡,自由啃草。小伙伴们便聚集到一起,扔石子、轰兔子、掏鸟窝,做磊石台、拜帝王、打奸佞等游戏,消磨时光。朱元璋最感兴趣的是玩拜帝王的游戏。在开阔背山的南坡山腰,背靠大山,用石块垒砌龙案、龙墩。充当帝王者,面南坐在高高的龙墩上,接受下面“文武大臣”的朝拜。大臣们朝拜完毕后,则用石头投掷帝王坐下的龙墩,使其坍塌,让上面的“帝王”掉下来。大家依次坐龙墩,轮流当大臣,以稳坐龙墩时间最长者为胜。每次游戏总是朱元璋稳坐时间最长,伙伴们便戏称其为“猪(朱)皇上”。

  时间久了“猪皇上”的戏称传到元朝统治者耳中,这可了不得。朝廷迅速派人到山东捉拿称“猪皇上”的人。朱元璋的东家闻知此事,赶紧打发朱元璋离开山东。当时,朱元璋头上生疮,脓疱破裂,招来许多苍蝇。崔家便到村头拔来一些苘麻、艾蒿,编成草帽给朱元璋戴到头上。让其一路向西,逆朝廷人员而行,赶快离开山东。捉拿“猪皇上”的大臣赶到益都后,听说“猪皇上”戴着绿帽子逃走了,便在山东境内捉了十几位戴绿帽子的年轻人杀了,回朝廷交差。此时,朱元璋早已离开山东,回到了安徽。后来从军征战屡立战功,统帅天下,当了皇帝。他不忘当年益都核桃园崔迪一家对他的厚待,将崔迪诏去南京,授以“青州府儒学训导,转益都教谕,擢左春坊、左赞善。……赐之诰命、白金文绮龙头拐杖、一品服色,以宠异之。”这在明朝嘉靖年间编纂的《青州府志》中有详细记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青州百位历史名人评选公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