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世间万物,都被神奇的大自然赋予了存在价值,小小的蜜蜂就是极有说服力的一个例证。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小小微躯能负重,器器薄翅会乘风。”从古至今,无数诗人都对蜜蜂辛苦忙碌、无私奉献的精神进行过赞美。
在我市,小小蜜蜂不仅酿出了自然浓度高、含水量低、品质极佳的蜂蜜,还开拓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授粉业务,它们配得上这份荣耀!
——青州蜂蜜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初夏时节,百花盛开、蜂起蜜涌,绿水青山中“嗡嗡”作响,一群群忙碌的蜜蜂穿梭在漫山遍野的花丛中,采取大自然馈赠的芬芳,酿出诱人的香甜蜂蜜。
我市养蜂历史悠久,半山区半平原的地形结构、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蜜源植物为发展蜜蜂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逄山蜜蜂园股份有限公司1000多平方米的地下蜜窖内,一桶桶蜂蜜整齐摆放,工人们正忙着将蜂蜜从地下蜜窖搬运到车间进行分装。
逄山蜜蜂园所在的王坟镇是我市蜂蜜的主要产地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公司拥有6个蜂厂,共计500多个蜂群,每年能收集蜂蜜450余吨,并相继开发花粉、蜂胶、蜂蜜酒等40多个单品,年销售额1200万元。
——青州成为全国有名的授粉蜂群集散地
蜜蜂酿蜜只是它为人类贡献的很小一部分,蜜蜂还是生态农业的“好帮手”。蜜蜂授粉被誉为“空中农业”,它不占耕地,不占资源,没有污染。
地球上已知植物有22万多种,有16万种靠昆虫传粉,其中依靠蜜蜂授粉的占85%。利用蜜蜂授粉,可使农作物增产普遍达到10%以上。
我市的花期从早春三月持续到九月下旬,花源不足的时节,除了部分南迁的蜂农外,我市会积极组织蜂农开展授粉业务。随着西瓜、苦瓜、桃子、蓝莓、草莓等设施农业发展规模原来越大,蜜蜂供不应求。用蜜蜂授粉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这个“小窍门”被越来越多的设施农业从业者使用,让蜜蜂成为了“香饽饽”。
目前,我市的授粉业务已经辐射整个山东半岛及周边地区,每年授粉蜂群3万余群,蜜蜂授粉收入占到养蜂收入的40%左右。
——青州蜜蜂群存养量居全省之首
为了加强对蜂农的技术培训,我市还依托养蜂协会,积极组织开展蜜蜂饲养、病虫害防治、授粉增产、蜂产品研发等各类技术培训,并对蜂农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解惑,零距离解答蜂农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及时传经送宝,提高了蜂农的养蜂水平。
如今,在我市西南山区,养蜂基地随处可见,蜜蜂养殖已逐渐成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我市已拥有养蜂专业合作社30余家,养蜂户430余户,从业人员2000余人,蜂群总量达到56000余群,蜂产品年产量2500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