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建瀛 报道
初春时分,大地苏醒,万物悄然滋长。在益王府北路的一家水果采摘园里,一簇簇人工栽培的赤松茸如同春日里的精灵,经过种植户们精心培育,这一珍稀菌种在樱桃树下“安家落户”。
眼下,天气尚冷,但采摘园里却春意十足。一簇簇赤松茸从土壤中探出“小脑袋”,粗壮的菌柄顶着酒红色的“盖头”,煞是可爱。刚刚长出来的赤松茸一朵朵、一簇簇,大小不一,或胖或瘦,十分诱人。采摘工人们正在樱桃树下忙着“挖宝贝”。
采摘园负责人郇加玲告诉记者,赤松茸,也叫黑松茸,口感脆、滑、嫩,老少皆宜,不论清炒、炖汤,还是包水饺,怎么吃都很美味。
赤松茸,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具有补气养血、调节血糖等功效。但是赤松茸喜好林内阴凉、湿润的微环境。通过两年的不断摸索,郇加玲逐渐掌握了人工栽培赤松茸的技巧。她把赤松茸与樱桃间套种植,既满足赤松茸的生长需求,还为果树生长注入了新活力。
“在樱桃树下种赤松茸,将肥料洒到地里,就是非常好的有机质,能改良土壤。过段时间樱桃树长势会比现在好得多,长出的樱桃口感也会更好。赤松茸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5℃以下。超过30℃产出的菇品质就不太好了。赤松茸种上45天左右就可以开始出菇。我们樱桃大棚的赤松茸,采摘期从去年11月份一直持续到今年五月中旬,亩产在4000千克以上。”郇加玲说。
现在,郇加玲还把人工栽培赤松茸的技术推广给周边的水果种植户,为他们增收致富蹚出了一条新路子。节日期间,赤松茸销售十分可观,不少消费者选择将赤松茸装入礼品箱,送给亲朋好友,传递健康与祝福。
眼下,经过精心培育和良好管护,赤松茸的品质越来越好。樱桃树下出产的赤松茸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已经开始远销外地。
采摘园销售负责人王德美说:“赤松茸除了在本地销售之外,我们也向省内以及北京、上海等地发货。”